人氣 1199

怎麼蓋最好?柯P快看!蓋在蛋白區效益放大10倍

#房客 #高鐵 #柯P #蛋白區 #社會宅 #校舍 #主編精選
文/張舒婷
 
社會住宅的相關爭議,延燒至今,其實北市府只是點燃「引信」而已,許多民眾可能都好奇:未來全台灣10萬戶社會住宅,會不會在我家旁邊?
 
 
除了台北市長柯文哲大力推廣的聯開宅以外,台北市政府都發局一位官員說,單以台北市而言,目前鎖定興建社會住宅的地理條件,除了公有地優先外,也包括地勢平坦、基地面積600坪以上、非保育區等條件。
 
「基本上就是現成、單純、好處理!」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分析,這也是為什麼最近北市府積極規畫將閒置校舍納入選項,一來學校附近多半具備人口稠密、生活機能完整的優勢,二來產權屬於政府,又有現成建築物,就地改建即可。
 
除了聯開宅外,鄰近閒置公有地或校舍,成為社會住宅鄰居的可能性也相對高。如此一來,就有打算晉升為「有殼族」的民眾疑惑:看房時,是否應將鄰近社會住宅用地的物件,排除在外?已買房的人,一旦發現自己的社區可能成為社會住宅用地,是否該轉手?
 
如何避免民眾把社會住宅視為「嫌惡設施」,各界認為解決之道就是規畫與管理。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副召集人呂秉怡說,適度分散和混居,同時致力於提升建築外觀設計、空間品質,才能融合周圍社區,消除標籤化問題。
 
做法一:政府積極介入管理
從選房客到記點規範,維護住屋品質
 
「在實務上,(政府管理社會住宅)可以做得比現在公寓大廈更好!」OURs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說。若有政府介入,就不一樣了,除了設立篩選房客的門檻,更可透過多項規範,管束其行徑,甚至淘汰違規或不適合的住戶,只要扣滿30點,就必須終止合約,請住戶搬出去。
 
做法二:選交通便捷蛋白區
鄰近捷運或高鐵,用通勤換居住成本
 
多數學者專家皆強調,政府為社會住宅選址時,不一定要坐落於市中心精華地帶,位於所謂「蛋白區」亦可,重點是鄰近捷運,因為年輕人或經濟相對弱勢者勢必要工作,滿足其通勤需求是首要條件。
 
再者,若要在蛋黃區建置社會住宅,又牽涉到另一個現實的問題:土地價格高於郊區或邊陲地帶,以當今國庫之困窘,政府難以編列此預算。
 
徐佳馨認為,大家應該建立的觀念是:社會住宅的位置只要鄰近捷運,即便在郊區,交通便利性高,就足以做為另一個適合居住的選擇,住戶若不願拉長通勤時間,就花多一點租金,賃居於市中心。
 
再仔細一想,目前全國的社會住宅戶數,不到一萬戶,若能透過在蛋白區、高鐵帶動的生活圈,達到內政部的10萬戶目標,等於效應放大10倍以上,也實現了民眾渴望擁有的「居住正義」。
 
做法三:保留戶給當地居民
透過「混居」提升接納度、融合社區
 
即便如此,但房地產專家或社運團體特別強調,設址地點仍不宜太過偏遠,若是超出「蛋白區」範圍,或缺乏主要交通建設,像是三峽、三芝等無捷運、產業聚落不集中、通勤上班需求不強的地方,可能會重蹈1994年6月,當時的總統李登輝承諾興建一坪6萬元的勞工住宅,卻因為集中於窮鄉僻壞,最後乏人問津的覆轍。
 
呂秉怡分享,如果能做到居民與社區融合,社會住宅的功能才算是圓滿。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商業周刊》網站】
 
※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