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138

台灣大型群聚活動 規範空洞

#地方 #政策 #大型群聚活動 #跨年
聯合報記者吳姿賢、趙宥寧/台北報導
 
南韓梨泰院發生嚴重踩踏死傷,學者指出,八仙粉塵火災後,台灣迄今未嚴格修法管制大型群聚活動,僅由地方政府擬定自治條例,甚至流於書面的形式審查;台灣大型燈會、選舉造勢等人多活動都還是可能發生危害,應盡速強化並落實風險管理,民眾到類似場合也必須思考如何自保。
 
陽明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副教授單信瑜說,梨泰院事件「沒有明確的活動主持和控制機制、沒有明確的場地範圍和動線」,當地政府也沒有大型活動發生意外的想像,也就是人流和交管,從一開始就沒有做好規畫和執行,甚至連事故發生時,在進行傷患救助時,現場吵雜的電子音樂也沒有關掉。
台灣迄今未嚴格修法管制大型群聚活動,僅由地方政府擬定自治條例。圖為台北市政府前的跨年晚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灣迄今未嚴格修法管制大型群聚活動,僅由地方政府擬定自治條例。圖為台北市政府前的跨年晚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該事件也引發台灣反思。單信瑜表示,八仙事件後,中央仍未修法嚴格管制大型群聚活動,都交由地方處理,活動硬體設施、人流動線、救援路線、停辦天候標準、管制與應變人力等,都沒有明確指導原則、量化標準與檢查辦法,多是流於形式的書面審查。
 
單信瑜說,很多國家對於大型活動的職業、環境、安全衛生等有詳細規範跟官方指引,台灣則缺乏相關規範。國內各級政府機關應修訂法令規範,讓所有大型群聚活動事前的風險管理計畫與緊急應變計畫,更完整且落實。
 
曾參與台北市大巨蛋都審會審查的銘傳大學建築系教授王价巨說,人在緊急狀況下不可能如工程師設定,有秩序地像水一樣流動,過小的個人面積會誘發推擠,可能發生骨牌效應,人的堆疊、二氧化碳蓄積造成窒息,經常是死傷主因。密閉空間又比開放空間更嚴峻,民眾在慌亂時的心理狀態會大為轉變。
 
王价巨說,當年審查大巨蛋時,他因而要求把人在狂歡或歡樂時發生突發事件的心理狀態影響行為反應考慮進去,「這才是真實的疏散情境。」
 
他表示,台灣要好好檢視這些設施及災後應變機制,民眾也要思考如何自保,因真正的情境都是「政府非常有可能救不到你」。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