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542

腦中風延誤送醫 失能風險增高

#居家 #腦中風 #表情不對稱 #說話不清 #送醫

中國時報記者 林周義/台北報導

腦中風的發生率隨年齡增長而遞增,75歲以上者,每8人就有1人罹患腦中風。一旦出現手腳發軟、面部表情不對稱、說話不清症狀就可能是腦中風,理想送醫時間為3小時,然而根據台灣腦中風登錄資料,約有半數民眾超過5.5小時才送醫,治療機會有限,恐增加失能風險。

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北榮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王署君表示,根據統計,60至64歲民眾發生腦中風的比例約2.9%;65至74歲者為7.2%;75歲以上者則高達12.3%,等於每8人就有1人罹患腦中風。若因腦中風而失能,未來的照護費一年就需花上百萬元。

腦梗塞治療有黃金時間,從發病到接受靜脈溶栓的時間為4.5小時。(中國時報資料照片)腦梗塞治療有黃金時間,從發病到接受靜脈溶栓的時間為4.5小時。(中國時報資料照片)

腦中風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神經及腦血管病科主任鄭建興表示,腦中風的治療以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及動脈取栓為主。若民眾能在3小時內送醫,健保給付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若在3小時以上,4.5小時以下送醫,則需自費進行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若超出4.5小時,則只有動脈取栓手術的選擇。

87歲的陳爺爺沒有三高、慢性病,且不菸不酒。某天家人向他打招呼時沒有回應,走到廁所後跌倒。因身上都是尿液,兒女將他的手抬起擦拭時,發現他手臂無力垂下,便察覺到腦中風的可能,1小時內就將他送醫。經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後,陳爺爺隔天的失能評估量表(mRS指數)就降為2級(輕微殘障卻仍可自理生活)。

腦中風病友協會理事長、北榮重症醫學部主任林永煬表示,多數人未能及時送醫的原因,在於對腦中風的認識不足,以為只是短暫四肢無力、疲勞過度,或誤信民俗療法(如:手指放血)等。他建議民眾參考國健署「臨微不亂」口訣,發現家人臨時手腳軟、微笑也困難、講話不清楚時,別慌亂,快送醫。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