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尤聰光/台東報導
受到疫情及天候因素影響,已斷航14天的台東蘭嶼,24日搭載民生物資的貨輪抵達蘭嶼,島上居民獲悉物資上岸,蜂擁前往農會生鮮超市搶買物資。有居民開心說:「終於有肉吃了」。
配合政府三級警戒防疫措施,離島蘭嶼交通客輪船自5月15日後,紛紛停航,僅維持民生物資的貨輪運行,但這2星期來,受到天候不佳影響,貨輪也停駛14天,島上超市物品貨架幾乎全空。
蘭嶼農會生鮮超市裡,擠滿搶購物資的居民。圖/讀者提供
![蘭嶼農會生鮮超市裡,擠滿搶購物資的居民。圖/讀者提供](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jg4MTY2MG5ld3M,/90460d5334898c6d_1279x959.jpg/qs/w=600&h=600&r=22000)
貨輪公司趁著今天天候轉好,一早載滿民生物資開往蘭嶼,島上居民聽到物資抵達,紛紛前往農會生鮮超市搶買補貨,大家顧不得防疫社交距離,不到1個小時,肉品、蔬果、雞蛋等幾乎搶光光。
有人籃子裡買了4、5盒雞蛋,也有人一口氣買了10盒肉品,籃子能裝多滿就多滿,甚至還有人裝滿了3個籃子;大家都怎麼搶購,因為這已是島上14天沒有物資進來了。
「等了很多天,才有肉可吃!」楊姓居民開心說,這次停航不輸冬天東北季風,已經2個星期都沒有貨輪進來,這幾天都吃麵食、罐頭,終於買到新鮮的肉品,回去要好好料理一番。
另林姓居民表示,蘭嶼夏天都吹南風,風浪都很大,船隻都沒辦法進港,加上疫情客輪又停駛,包括農會超市、便利超商都沒有東西可買,希望疫情趕快結束,恢復正常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