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呂雪彗/台北報導
台歐13日展開風電國產化諮商,區塊開發3-3期向歐盟表達將正式撤除國產化規定。開發商及供應鏈業者憂慮,3-2期開發11月行政契約簽署將更增添變數,並連帶拖垮3-1期,本土供應鏈廠房恐出現「空轉」危機。
台灣風電協會表態支持政府要綠能,也要風電產業政策,認為國產化仍有其必要性,才能強化供應鏈彈性與在地化優勢,惟業者憂心台歐諮商結果,對3-2風場開發出現變數,全都卡在2030年造成塞車,致供應鏈廠房在2027~2029年出現閒置危機。
目前我方已向歐盟表達區塊開發3-3期將正式撤除國產化規定。至於3-2期尚未簽署行政契約,也有調整空間,在確保品質、價格及併網期程下,衡量鬆綁國產化程度。知情人士說,將和業者討論,有一致公平性調整方向,且會和歐盟溝通就其同意方向去調整。
不過。恐牽動風電3-2期簽署行政契約變數。開發商估計,3-2期得標五家業者,至少有四家應會簽署行政契約,但有的會要求延後簽約,近期市場也傳出五家得標業者11月不一定如期簽署行政契約。
另,3-1期得標風電開發商也說,多家業者CPPA、銀行融資尚未到位,3-2期風電國產化如有變數,恐拖垮3-1期業者,使其更難籌措資金,綠電買家也更會觀望。歐盟關切下,若政府3-2國產化比照3-3鬆綁,信賴保護原則不見,第三階段的區塊開發會出現骨牌效應影響。
開發商表示,國產化撤除或調整,並非風電完工併網唯一關鍵,歐洲風電開發成本高,朝大型化容量發展,才符合經濟規模潮流。3-2的國產化若調整,是否違反信賴保護,未得標或未投標業者是否反彈,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