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2505

金庸小說被禁史:從「匪書」到當紅炸子雞

#地方 #金庸 #武俠小說

聯合報 記者程嘉文╱綜合報導

武俠小說大師金庸去世,引發全球華人一片哀悼。金庸靠著豐沛的想像力與洗鍊的文字,為讀者構築了一個引人入勝的虛擬世界。然而他的作品在台灣問世,過程之曲折也不下於小說。

1950年代,查良鏞任職於香港《新晚報》副刊,1955年以「金庸」筆名在該報連載首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第二部《碧血劍》次年發表於《香港商報》,兩者都是親共的左派報紙。此外他也以「林歡」筆名,替左派的長城電影公司寫劇本,作品「絕代佳人」曾獲得大陸文化部金章獎。

金庸小說風靡華人世界。圖/報系資料照金庸小說風靡華人世界。圖/報系資料照

當年香港藝文界的親共與反共勢力涇渭分明,任職左派報紙與影業的金庸,當然被台灣當局視為「附匪文人」,作品不准出版。1959年底,警總下令執行「暴雨專案」,專門查禁「共匪武俠小說」,金庸作品也在名單中。1960年的聯合報,就曾刊載警方破獲盜印集團,現場查獲的翻印書籍,除了知名學者、作家的作品,也包括「匪書金庸著『碧血劍』」。

1959年,金庸自立門戶創立《明報》,第一部連載小說就是《神鵰俠侶》。1960年代,隨著中共當局諸多倒行逆施之舉,明報愈來愈站在北京的對立面。1962年,明報報導大陸難民赴港逃亡潮而聲名大噪,銷量日增。1964年,由金庸執筆的社評,抨擊中共為了製造原子彈而不顧民生、「寧要核子不要褲子」的行為,與左派報紙大打筆戰。1967年香港左派發動暴動,暴徒燒死反共的香港商業電台主持人林彬,並對金庸等另外六名媒體人發出死亡警告,迫使他一度避居國外。

1973年,金庸應國民黨海外工作組主任陳裕清之邀,首度來台訪問。他與副總統嚴家淦、行政院長蔣經國、中央黨部秘書長張寶樹都曾深談,並走訪中南部鄉間與戰地金門。返港後發表長達三萬字的「在台所見所聞所思」,雖然肯定國府領導人作風務實、重視民生,「我若住在台灣,也願投蔣經國一票」,但也批評當局的「善政」,仍非基於制度的法治,而是傳統歷史上賢君的人治。

由於作品始終被禁,台灣的出版社便以更改書名的方式,自行盜印金庸小說。作者改署名司馬翎、古龍等台灣作家,甚至書中主角也要更名,例如韋小寶就成了「任大同」。至於書名,如《倚天屠龍記》變成《懺情記》或《至尊刀》,《鹿鼎記》變成《小白龍》,《射鵰英雄傳》變成《萍蹤俠影錄》等。有趣的是,「萍蹤俠影錄」是「借用」先前梁羽生的小說名,「懺情記」則是希區考克電影"I Confess"的中文譯名。

1977年,遠景出版社負責人沈登恩,開始積極爭取金庸作品解禁。1979年9月,政府終於以「尚未發現不妥之處」為由,允許出版金庸小說。9月7日,《連城訣》在聯合報副刊開始連載,是金庸小說首度與台灣讀者合法見面,大為轟動。次年2月連載完畢後,繼續連載《書劍江山》(書劍恩仇錄);中國時報也於1979年起連載《倚天屠龍記》。遠景的單行本則於1980年推出,一時洛陽紙貴。

遠景雖然出齊全套金庸,然而其中《大漠英雄傳》(射鵰英雄傳)與《雪山飛狐》仍未開禁,書莫的版權頁尚沒有允許出版的執照。未開禁的原因,前者可能因毛澤東「沁園春」詞中句子「只識彎弓射大鵰」,後者則應係讚揚流寇「闖王」李自成所致。不過儘管仍屬禁書,但當局似乎沒有太認真查禁,出版社與書店照賣不誤。

1980年代初期,受港劇影響,電視界掀起武俠劇熱潮。1983年台視播出港劇「天龍八部」,成為第一部在台灣螢光幕播出的金庸作品。至於首部自製的金庸劇是1984年在中視播出、由周遊製作的「神鵰俠侶」,使得女主角潘迎紫在台大為走紅,三台也紛紛搶拍金庸作品。然而台視購得「雪山飛狐」電視版權後,卻被警總告知仍屬禁書不得拍攝,只好回到當年盜版書商的老路,將劇名改稱「孤劍恩仇錄」,由劉德凱飾演的主角苗人鳳,改名「君無愁」,綽號也由「打遍天下無敵手」改為「天下無敵獨孤劍」,於1986年播出。

1985年,金庸與遠景約滿,由遠流出版社贏得新合約。遠流版更改封面,並將《書劍江山》與《大漠英雄傳》改回香港原名《書劍恩仇錄》、《射鵰英雄傳》。1987年7月15日解嚴,製作人周遊10月宣布,經過向有關單位確認,《射鵰》已經解禁可以拍攝。1988年5月1日,「射鵰」連續劇在中視播出,正式終結了長達卅年的「金庸查禁史」。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