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巫鴻瑋/新竹報導
新竹縣鳳山溪今年6月發生大規模水汙染事件後,新竹縣府終於動起來,陸續出手多項措施防範,不僅先在8月拆除艾斯巴達廠房,16日又再拆除上游的峻源化工廠違建,但廠方遭居民質疑廠內仍藏有大量化學廢溶劑桶,廠方當場坦承尚未移除,最後經民代要求12月底前清運完畢。
「峻源不做了,退出經營」16日上午廠方代表向到場關心的民代及居民表示,將撤走工廠營運,但希望現場不要破壞廠房完整及設備,廠方將逐步清走內部存放的化學溶劑、拆解設備變賣,並將土地脫手,完全撤出在關西的經營。
峻源化工遭指多次造成關西空氣及水汙染,因廠房涉及違建16日遭強制拆除,廠方乾脆宣布結束經營。記者巫鴻瑋/攝影
峻源化工在關西鎮經營超過20年,從事化學廢溶劑回收處理,因多次爆出有機物揮發汙染空氣而屢次遭到開罰,今年又捲入艾斯巴達鳳山溪水汙染事件,被地方居民直指同為破壞關西環境的凶手,要求峻源撤出關西。
根據關西鎮公所查報發現峻源廠內有過半廠房面積都是違建,面積達405坪,共8處鐵皮廠房,新竹縣工務處早已函文通知廠方將在今天上午9點準時開拆,並告知若強制拆除當天沒有移走廠內物品,就視同廢棄物處理,沒想到今天上午開拆時廠方又派人出面阻擋。
廠方甚至還疑似恐嚇現場拆除人員勿輕舉妄動,因為廠內存放易燃易爆物質,若隨意拆除造成爆炸「後果自負」。縣府收到前線同仁告知遭廠方恐嚇感到不可思議,隨後新竹縣警察局長林信雄介入,警告峻源公司代表,若阻攔強制拆除公務,將立即以現行犯逮捕。
最後經廠方代表與民代協調,要求峻源徹底退出關西經營,同時今年12月底前必須將廠內存放的上千桶化學廢溶劑通通委託專業處理廠處理,並在明年3月前徹底完成工廠廠房及設備拆除。
新竹縣立委第一選區參選人余筱菁批評新竹縣府及環保局都該負責,即便峻源現場口頭承諾會在明年3月前清除撤走,但卻沒有任何實質計畫。縣府應該承諾未來鳳山溪水質區都不可以再發照給工廠,還要有完成清除計畫,同時加重汙染處罰、明確規定裁量標準。
新竹縣議員歐陽霆表示,峻源仍在廠內堆放大量化學廢溶劑桶,就如同不定時炸彈威脅著關西鎮民,雖然廠方希望能將整個清運作業在明年3月前完成,但為了早日拆除這顆不定時炸彈,已要求廠方12月底前就必須完成,將持續監督廠方撤離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