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
國門開放後帶來了許久不見的觀光熱潮,而鄰近台灣的日本,以往一直是旅台人數第一的國家,然而據資料顯示,日本近期訪台人次大幅減少,令大眾擔憂。FB粉專「王俊傑 Jawin Wang」是長年旅行的作家,經常在網上與紛絲分享其心得,近日他便針對「觀光客為什麼不來台」列出了10大理由,指出台灣觀光需改善的缺點,讓許多網友留言嘆「完全無法反駁」。
王俊傑表示,據統計資料顯示,今年1到6月的旅台人次第一名其實是港澳(42萬人),而第二才是日本(32萬人),第三名則是南韓(31萬人),然而不管是哪個群體,人數都是下滑的。
![作家王俊傑特列出十點他認為台灣觀光所面臨的問題。機場示意圖,與新聞當事者無關。(報系資料照)](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zM4Nzg5Mm5ld3M,/a08650d3ee90261e_1280x622.jpg)
他指出,「對一個國家來說,旅遊是項需要戰略的產業,而台灣在旅遊業上要改進的問題仍有很多」,並列舉了十項他所看見的關鍵要點:
一、垃圾的政府官僚
政府雖有預算在各地打廣告宣傳旅遊,但廣告中看不出台灣的特色,甚至要行銷的地方卻對觀光客不甚友善。他以下圖中宣傳台南的海報為例,海報中無法一眼看出那裡是台南,實際去該處更找不到旗袍的元素其他政策問題則有,香港旅客來台人數雖同樣佔大宗,但入境手續相比日韓卻複雜很多、外國遊客投訴旅遊事宜的管道不明等等。
二、模糊的定位
若要將台灣做為產品行銷至國外,一個明確的形象定位很重要,然而多數人卻很難講出國內的旅遊特色究竟為何。
三、零深度
想吸引遊客一來再來,有深度的旅遊及文化體驗很重要。若想推廣運動旅遊,許多名山雖美,難度卻太高、也需要事先申請;而沿海的衝浪、浮潛產業和有積極發展的東南亞國家相比也不具優勢。除此之外,各地觀光景點都充斥著一樣的攤位及夜市,很難吸引回頭客。
四、不夠國際化
除了路標招牌的標示混亂不明外,多數台灣人在英文口說上也相較弱勢,增加了外國遊客在自由行上的難度。
五、惡劣的司機
假如選擇包車觀光,司機的態度會是遊客對該地觀光評價的重點之一,而某些計程車司機繞路或謊稱沒零錢不找零的習慣,也可能勸退遊客。
六、不是難波萬的美食
台灣的平民小吃口味多樣,許多小吃名店每到用餐時間都會人滿為患,然而對於不習慣台灣環境的外國人來說,用餐環境的衛生與否、多數以麵食和澱粉為主的小吃經常會勸退他們,但若是想吃台菜的正餐料理,卻又並不是那麼容易。
七、不便宜
台灣曾作為優勢的「物價便宜」已漸漸消失,尤其近年飯店價格飆漲,實在讓人吃不消。再加上近期日圓大貶,日本人感受不到消費紅利、他國遊客在旅遊選擇上也會比起台灣,更傾向於日本。
八、沒有高檔旅遊行程
台灣雖也有服務優質的高檔飯店,但和經常推出奢華旅遊的東南亞國家相比,在價格和周邊景點特色上都不具優勢。
九、治安問題
除了為人詬病的交通問題外,重大新聞的發生也造成不小的影響。像是2020年轟動台馬兩地的「馬來西亞女大生命案」,便令許多人開始對台灣的安全與否存疑。
十、短視的旅遊業者
因為自由行的門檻高,有些遊客會選擇跟團出遊,然而,在削價競爭的現況下,最後勝出的往往是低價卻沒有旅遊品質的觀光行程。
貼文底下有許多網友表示感同身受,「台灣住宿連台灣人自己都住不起了...」、「完全真實,9年前我可以很自豪的跟外國人介紹並邀請他們來台灣玩,現在的我完全講不出口...越來越差」、「台灣的特色就是到處都有複製貼上的小吃跟夜市,古蹟這類的沒救啦,台灣的古蹟會自燃,無法自燃的不修復,能修復的就只有廟宇」、「所謂很多台灣美食都是小吃,正餐選擇其實並不是那麼多,而且大多夜市賣的東西其實都差不多。另外就是沒有定位,休閑比不過東南亞;歷史古蹟、博物館又比不上大陸、韓國、日本」。
也有旅遊產業人員吐露心聲,「我就在旅遊業裡,你文真實說出我們的困境。政府在花錢時有種好像忽然想到這個預算沒花完,就辦了一個(主辦人自己覺得可以的)活動,辦活動現場工作人員比遊客還多。交通也真的非常不方便,以前接待很多陸客,深刻體會」。
王俊傑之後也發文表示,他並非要以此文章去影射誰的不對,也明白國內仍有積極發展旅遊差異化的業者和好的美食、景點、飯店及人事物,他認為台灣仍是很美好的旅遊勝地,只是任何地方都會有需要改善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