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戴瑞瑤/台北報導
新冠疫情經歷2年多,許多民眾悶壞了,期待年底台灣國際旅遊禁令開放後飛出國,國際卡組織萬事達卡今公布針對台灣區的調查,有35%國人打算國際旅遊禁令開放後半年內就出國旅遊,其中有88%的民眾首選去日本。
萬事達卡在6月期間針對超過1000位台灣民眾進行調查,今公布最新「台灣旅遊復甦關鍵洞察報告」,報告中顯示,有70%民眾等邊境開放就想出國旅遊,其中有35%民眾想在邊境開放半年內就出國旅遊。

然而,邊境開放初期,機票與住宿一定比較貴,根據調查也顯示,有60%的台灣民眾認為,就算旅費上漲也想飛出國,另有28%的民眾願意為出國壓縮國內旅遊的預算;有78%民眾可以接受旅費漲幅最多在2成5左右,但也有11%想出國的民眾會因為旅費上漲而打消出國的念頭。
儘管出國旅遊是大多數民眾近期的願望,但調查也顯示,仍有23.4%的民眾擔心疫情狀況及防疫政策,對出國旅遊先採觀望態度,就算台灣邊境開放,未來一年內也只想在島內旅遊,並以花東及離島等親近大自然的地方為主要旅遊景點。
萬事達卡表示,台灣民眾的旅遊型態樣貌,在與疫情共存下出現3大轉變,第一,台灣各年齡層民眾「跟團」出國旅遊意願皆明顯降低,主要是擔憂出國旅途中團體染疫的風險,因此多數民眾目前較傾向「自由行」,20歲到30歲年輕族群只有4.7%願意跟團,31歲至40歲中生代有超過40%不想跟團出國。
第二,民眾花更多時間規劃行程,根據調查顯示,有47.5%民眾願意相較疫情前花更多時間來規劃行程,主要是過往跟團旅遊行為轉變為自由行,機位、住宿、交通、飲食等行程安排均須DIY,規劃的時間要比疫情前來得長。
第三,出國的食宿與交通安排更注重社交距離,調查顯示,有37%民眾在海外旅遊住宿傾向獨立空間,而不選擇住多人一間的青年旅館或背包客棧,以減少接觸;也有58%民眾會改變交通模式,改選擇直航航班、自駕遊,以減少搭機或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的染疫風險。
在最想要去的旅遊地部分,調查也顯示,有88%的台灣民眾首選日本,第二則是韓國占38%,第三則是歐洲、泰國及其他東南亞地區,各占27%,第四是澳洲、紐西蘭、大洋洲占24%,第五是美國、加拿大占17%。
另據萬事達卡經濟研究所發布的「2022年旅遊全球報告」中也指出,自今年初開始,國際休閒旅遊和商務旅行已增溫,短程國際休閒旅遊快速成長,相較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今年2月開始,短程國際休閒航班的預訂量開始成長,到4月底為止短程國際休閒航班的預訂量更較2019年高出25%;中程國際休閒航班的預訂情況也比2019年的水準高出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