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戴鈺純/綜合報導
台灣人口數跌破2000萬的時間又提前了!我國少子化、不婚不生的情況更加明朗,經建會曾以台灣1999年至2024年間人口,推估直到2055年時,人口數將跌破2000萬,不過沒想到,生育率每況愈下,如今時間再度修正提前至2049年,竟又往前提早了6年。
內政部指出,從2019年底開始,台灣總人口數超過2360萬人,但直至2020年2月即呈現負成長。而至今人口減少速度比預期更快,不僅如此,老化速度也加劇,2017年開始,老年人口開始超越幼年人口;2018年起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過14%,邁入高齡社會;明年起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將超過20%,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

每一年的人口數一再跌破眼鏡,連以往最被看好的「龍年效應」也不樂觀,少子化趨勢加劇,房價仍然持續走高,大多數不想生小孩的民眾也因此抱怨,買不起房就不能給孩子一個安穩的家,更別說是教養問題。值得注意的是,「人口紅利」問題對長期房市趨勢而言,到底有沒有消弭房價飆漲的作用?中華不動產仲裁協會仲裁人莊孟翰為此表示,整體房市將會朝供需基本面調整,但當前最值得重視的,應該是房價下跌所衍生的後遺症,最直接的影響應該是低度使用住宅,亦即空屋率會越來越高;其次,針對第七次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衝擊最大的應是即將交屋並且需要辦理貸款的承購戶。
莊孟翰進一步表示,另外的影響就是小建商,建案開價與實際成交價之間差距多大,投資與投機占比多少等,其對建商的流動性風險所衍生的金融業系統性風險會有多高,蛋白區跟蛋黃區的房價變動會有多大,尤其是近年大量超額供給區域,房價跌幅極有可能超過兩成,再加上預售「5%~10%自備款」促銷,除交屋困難外,房貸鑑價必然也會面臨極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