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劉懿萱/新北報導
新北市三峽北大特區停二停車場BOT招商,要讓平面停車場轉為休閒複合式商場,日前第2次招標又無人投標。經發局表示,因公益空間回饋、大型商業受限等因素流標,後續將檢討招商條件,再評估是否繼續招標。
北大停二原為都市計畫停車場用地,面積約1875坪,鄰近三峽麥仔園、樹林柑園,地方發展快速且日漸成熟。市府為讓現行平面停車場改為休閒複合式商場,採BOT招商,營運期50年,得標廠商須回饋6.5%公益空間。
經發局去年首次招商失利後,今年2月新增投資人可收取「共通性管理費用」規定,盼提高投標意願,但廠商還需支付開發權利金、營運權利金和租金,加上公益空間無法盈利,多數廠商評估回收利潤低,最後流標。
在地議員林銘仁說,北大特區人口發展快,有托老、托育需求,地方當然會期望公益空間多一點。雖然廠商因利潤不高,導致無人投標,但市府不能只想著要賺錢,而減少公益空間,應思考市府也可以出部分資金來興建。
議員林金結說,廠商都會去計算能否獲利才會投標,市府限制太多會造成無人投標。像是萬大樹林線CQ890標也流標好幾次,增加數十億的預算,去年才標出去,建議市府先了解地方需求再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