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
台南市僅存的兩處清代「隘門」,最近由民間團體提報,將由市府審議,確定是否列為古蹟,文史界表示,台南市是台灣的文化首都,但卻坐視隘門一處處被拆光,全市僅剩兩處,卻未列為古蹟,主管單位實在失責。
🎍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公園 X 雙捷運 X 高坪效』通勤族購屋立即看>>
🏠成大第一排,千坪綠意宅,22-34坪搶先看>>
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表示,這兩處隘門都在祀典武廟附近的巷弄裡,分別是「永福路二段197巷6弄隘門」、一是「利源巷隘門」。
協會前理事長曾國棟表示,隘門是清代漢人聚落裡特有的建築,當時治安相當差,盜匪宵小橫行,俗諺「三年一小亂、五年一大亂」,各地民亂紛紛,為求自保而建,大範圍的像是城門、城牆,城內巷弄間則是隘門,到晚上就封閉不准人進出,並有人員巡守。
當時還有以廟宇為中心的聯防境,幾條街合起來防衛,像是武廟附近就有當時的武廟六街合為六和境,這兩處隘門就是境內的設施。
其中永福路隘門,為紅磚造,門楣為花崗岩,較為堅固,如今已看不到門,但磚石內仍留有當時的門栓、門軸洞及門板的凹槽;而利源巷當時是知名的利源商號所在,如今仍保留著巷弄的形制,見證當年的繁華。
文資協會表示,府城過去有許多隘門,隨著開發、巷弄拓寬等,一一消失,現在只剩兩處,像是鹿港的後車巷及屏東佳冬褒忠門等少數國內僅存的隘門,都已被列為古蹟,獨缺台南。
協會表示,台南最重要的文化資產就是老舊巷弄,巷弄裡的古蹟卻不被重視,實在太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