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 朱漢崙/台北報導
華映重整,下一步是什麼。銀行團揭密,據大同集團提出的華映重整計畫,未來1至2年內將先對華映減資583億元(超過原資本額的9成),之後再分5年辦理至少60億元的私募現增。
根據大同集團上周在債權銀行會議向銀行團提出的最新財務報告,截至9月底之前,華映未彌補的累計虧損有639億元,若法院同意重整,未來1至2年內,將對華映減資583億元,減資後資本額為65億元,接下來的2至5年再進而辦理至少60億元的私募現增。
大同集團的財務風暴危機總動員。(圖/朱漢崙製表)
銀行團強調,華映減增資不會損及銀行團的債權,銀行團也不反對,但銀行團對華映重整仍有三大考量,並於上周的債權銀行團會議要求華映提出更具體的說明及調整做法。
一是對於導致這次華映必須重整的海外債務問題,華映要怎麼解決?在處理過程中,會否反而發生「拿國銀的錢補貼海外銀行」的情況?
二是無擔放款的「以債作股」及「打折出售」,特別是打1折出售,會損及銀行債權,這部分在新的重整方案必須調整。
三是華映的有擔放款,10年償債期間太長,且利率前低後高的方式也只是從0.5~1%,相關重整方案內容同樣要調整。
銀行團成員指出,華映提出的「急迫性」幾乎全部和海外債務有關,包括華映積欠大陸華映科技20億人民幣貨款,使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要求收購華映股權來解決債務,但這和台銀75億元聯貸案合約相抵觸。
再來是華映從102年起,透過「內保外貸」及股票質借共計2.78億美元,且在12月18日起陸續到期,但信息集團對逾期催收函及公告,讓大陸銀行不敢再進行質押貸款;此外,還有香港債權銀行(據悉是大陸民生銀行香港分行)5,300萬美元借款也因上述問題,無法履約,接下來引發華映一連串的銀行借款違約,並使多達351億元的債務瞬時引爆。
銀行團指出,由於華映海外債務複雜,使銀行團在考慮是否同意華映重整的同時,也將華映後續處理海外債務的方式作為重要參考,因此要求除非華映完成上述銀行團要求的三大事項,否則銀行團不會同意重整,並會向法院來函時出具反對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