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 記者卜敏正
今年是921大地震20周年,中正大學地震所副教授石瑞銓日前透過分析土壤液化在地底構造,間接證實原本範圍僅到民雄車站的梅山斷層,已往西延伸至新港鄉附近,但區域多為農田,應注意震後二次災害。
石瑞銓研究台灣斷層20多年,走遍全台33條活斷層,921地震後花了近半年時間待在台中災區,記錄震後造成山崩橋斷、房屋倒塌狀況,並提供第一手斷層資料做為政府後續研究參考。
石瑞銓日前間接證實,原本範圍僅到民雄車站的梅山斷層,已往西延伸至新港鄉附近。圖/中正大學提供
石瑞銓說,921地震之前,台灣歷史上最嚴重的是1906年梅山斷層引發規模7.1地震。梅山斷層是一條從梅山鄉往西南,延伸到南華大學、中正大學西北邊,接著一直往西到民雄火車站,總長度約13公里的活斷層。
石瑞銓說,日治時期一張針對梅山斷層記錄圖像,繪製斷層範圍應該不只到民雄車站,後來許多人也提出梅山斷層實際長度疑問,也有人認為日治時期紀錄,或許只是土壤液化,各有不同見解。
石瑞銓說明,百年前梅山地震,曾使民雄、新港地區出現大量土壤液化情形,因此近年著手研究斷層與土壤液化關係。他應用石油探勘技術逐一測量民雄、新港地區土壤液化情形,發現部分土壤液化明顯集中形成一條條線狀構造,代表這些地方距離斷層相當近,才有足夠力量推擠土壤中的水分造成液化特別嚴重。石瑞銓也從測量資料推論,梅山斷層比一般認知只到民雄車站還要長,甚至已往西到新港鄉一帶。
石瑞銓說明,民雄、新港地區土壤液化嚴重,再遇大地震是否影響民眾居住與生命安全?他認為土壤液化區域多為農田,且嘉義地區從過去幾次大地震經驗,已加強建築耐震度,加上老式建築逐漸淘汰,建築物震後因土壤液化倒塌可能性較低。但應注意震後二次災害,尤其應留意管線老舊、防火巷狹小等問題,避免讓災害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