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潘才鉉/綜合報導
台北市每年約編列1億元協助學校優化與民眾共同使用的場地,例如跑道、球場等。111年起,更導入專案管理(PCM),進一步提升運動場施工品質、縮短施工時程,降低對教學及社區使用的影響;教育局將持續投入1億4千餘萬元,於111年暑假進行31校運動場、跑道更新。另外,也規畫退縮圍牆提升周邊人行道寬度,提升通學步道的安全性。
北市教育局表示,為滿足教學需求、及安全性,並形塑無障礙校園環境,台北市以110年為例,補助學校1億2千餘萬元,完成26校運動場、跑道更新,也歡迎社區民眾在校園開放時段到校園活動;111年起更導入專案管理(PCM),提升運動場施工品質、縮短施工時程,並透過校園場地開放資源共享,讓改善效益最大化。
![北市運動微解封,自7月13日起也可以選擇至運動場所從事中低強度的身體活動。記者侯永全/攝影](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jg5ODU5Mm5ld3M,/74860ece68bb43ea_1278x646.jpg/qs/w=600&h=600&r=16888)
校園空間改造也是校園重點推動項目,包括提供安全的通學步道、友善校園周邊行人通行環境,並在校舍新建工程規畫階段,於保有教學空間需求下整體評估,以最大化退縮圍牆提升周邊人行道寬度,如110年落成的延平國小,人行道退縮4公尺以上,大大提升學生通學步道的安全性。
另外,即將合併的永春、永吉國小校園改建,也將退縮校地5公尺以上,確保學生上放學及行人通行安全。
教育局表示,盼更新後的校園圍牆,除展現學校特色意象,透空、綠化等設計也讓校園融入社區環境,學校不僅是優質教學場所,也為社區共融、美化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