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敬家/彰化縣報導
老帳單訴說老故事,台電彰化區處資深員工蘇張銘花十多年蒐集上千張電費收據,包括台電成立前的日據時代電費收據。他說,「不同時期的帳單訴說台灣的變遷,每一張收據都是一段歷史。」
63歲台電彰化區處員工蘇張銘蒐集上千張電費收據,最遠可溯及日據時期的老帳單。 記者林敬家/攝影
六十三歲的蘇張銘在台電服務已四十二年,民國六十三年進入台電工作,他先擔任外勤維修人員,十五年後才進入內勤,從事調度線路工作。
他說,外勤工作危險,實在很怕娶不到老婆,現在已計畫退休,「感謝台電給我安穩的工作和家庭」。基於對公司的情感,十多年前他開始蒐集台電老文物,又以電費收據為主。
蒐集過程並不輕鬆,蘇張銘的電費收據可不是去台電倉庫找,而是靠自己去翻資源回收場垃圾,到跳蚤市場尋寶,近年還在網路上找到許多差點被當廢棄物的骨董收據。
「電費收據反映當時的庶民生活」,他說,民國卅五、六年間,每月電價起起伏伏,顯示時代動盪。在二二八事件發生後的幾個月,電費突然調降,應是為了穩定民心。
另外,台電公司在民國四十八年八七水災發生後,電費還增收水災復興建設捐及防衛捐,民國四、五十年代電費收據還有反共標語。
除電費收據不同,收費方式也隨時代改變。蘇張銘說,最早的電費是國家稅收,早年還曾有「包燈」的電費每月固定計價,一直到八○年代還有專人到宅收電費。
他說,當時收費人員與用戶關係好,有時還順便幫用戶維修電器,「看到繳不出錢的用戶,乾脆自掏腰包」。如今電子帳單成趨勢,這種溫馨場景已不復見。
蘇張銘完整保存這些極具歷史意義的電費收據,並在台電公司彰化區處八樓展出自己的庶民收藏,展期到本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