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葉冠妤/台北報導
基本工資工作小組今召開今年第一季會議,由於最低工資法送入政院後毫無進展,外界關心立法進度,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長黃維琛會後轉述,與會的勞方、資方委員皆提及,這幾年基本工資審議運作越來越順暢、理性,擔心若進入立法過程,恐引發勞資對立,因此不急著立法。
2019年就送入行政院審查的「最低工資法」,雖為蔡英文總統勞動政見之一,卻一直只聞樓梯響。民眾黨立委賴香伶日前在立院質詢勞動部長許銘春時更大酸連太空發展法草案都已經通過,「最低工資法草案卻還在地上爬」,許銘春則解釋勞資雙方對應參採指標有不同意見,目前仍在蒐集意見、加強溝通。
基本工資工作小組今召開今年第一季會議,外界關心最低工資法立法進度,與會的勞方、資方委員皆提及,這幾年基本工資審議運作越來越順暢、理性,擔心若進入立法過程,恐引發勞資對立,因此不急著立法。 聯合報系資料照

黃維琛轉述,基本工資工作小組委員高度共識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是資本工資調升與否的優先參採指標,其他指標則可視當年度狀況納為參考,委員都希望可適度保持彈性,不要以法律明定公式。
他表示,勞資雙方都有委員提及,過去這幾年來透過工作小組、基本工資審議會,委員已有相當默契,過程中越來越理性,因此不急著推最低工資法,擔心若急著推,恐在立法過程中引發勞資對立、口水戰。
此外,由於行政院主計總處在今年2月發布生產物價指數(Producer Price Index,PPI),並預計待PPI編製與發布成熟後,逐漸取代目前作為資產重估、基本工資調整參考指標的躉售物價指數(Wholesale Price Index,WPI)。
黃維琛轉述,有委員認為PPI在數據取捨上,少了進口物價作為考量,但在台灣諸如黃豆、小麥、石油、鐵礦等原物料都是靠進口,這些都是生產者成本,若只參考PPI,恐怕會產生問題。勞動部也表示會將此意見反映給主計總處。
今天基本工資工作小組會中,有委員提及雖今年整體經濟預測不錯,但各產業殊異,如IT、電子產業出口暢旺,但旅行社、批發及零售、服務業,光是製造業,電子業跟傳統產業發展就不同,也有學者稱之為K型復甦,委員們則建議今年可參採多項指標評估基本工資調整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