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記者許家寧/基隆報導
跨越基隆河的基隆七賢橋,為七堵市區銜接高速公路、六堵工業區的主要連絡道路,去年2月完成橋身改建,兼具環保防洪景觀,還榮獲國家級「最佳施工品質獎」肯定,未料啟用不到2年,就傳出橋身漏水,讓民眾抱怨外面下大雨,橋下步道就下小雨。
七賢橋因橋面老化結構老化下陷,基隆市府在2016年動工改建,鋼構斜張造型橋梁,由14條鋼繩拉起的特殊工法,先後獲得勞動部公共工程金安獎佳作、國家卓越建設獎的最佳施工品質類優質獎,但完工不久就傳出漏水的尷尬狀況。
基隆七賢橋去年完成改建,並榮獲今年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施工品質類優質獎。(議員楊秀玉提供)
議員楊秀玉13日在市政總質詢,先引用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有名言:「人類從來不曾從歷史中吸取任何教訓。」她說,南方澳大橋倒塌殷鑑不遠,一條能用50年以上橋梁,短短22年就倒塌,市府應視為警訊,重視市內橋梁安全,記取教訓防患未然。
楊秀玉表示,完工不久的七賢橋表面上,看起來漂漂亮亮,實際上每逢下雨橋面就積水不退,橋頭下方漏水嚴重,憂心會影響到橋梁壽命,政府不能等到出事情,才來亡羊補牢,還說半年前質詢到現在都沒處理,呼籲市長林右昌,一定要好好監督局處首長。
工務處長張元良澄清,針對水從橋下橋台間縫隙滲下去,雖做了導水板但功效不好,人行道積水也有調整,會再進一步改善;至於橋梁檢測,從2年縮短為每年檢測,除此以外,2個月還會巡查一次,監測系統也會比照暖江橋長期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