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 記者趙容萱╱綜合報導
根據健保署最新總額草案,108年度健保總額預算首度破七千億元大關,達7140億元。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昨天(21日)邀請各縣市診所協會、醫師公會理事長、幹部等近200人,在台中市召開雙向轉診落實分級醫療首季成效研討會,盼能透過檢討實施成效,落實分級醫療,避免健保面臨破產危機。
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廖慶龍認為,健保總額預算首度破7千億元,隨著人口老化等因素,預計5到10年內,比年金還早面臨破產危機;解除健保破產最佳解方就是落實分級醫療,原因是從健保的大數據分析,每人次門診診療費,醫院是診所3到4倍,藥費更是1.8倍至4.9倍,若能落實分級醫療,穩定的慢性病、初級照護,由診所來做第一線服務,就有可能節省數百億支出。
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邀集各縣市診所協會、醫師公會理事長、幹部等近200人,舉辦雙向轉診落實分級醫療首季成效研討會。記者趙容萱/攝影
健保署從今年7月起,推動雙向轉診制,要求大醫院透過將非重症患者下轉到門診量要縮減2%,目標5年減10%。廖慶龍說,實施3個多月以來,各診所上轉到大醫院的病患有增加,回轉率平均約一成,大醫院下轉非回轉病患卻只有「個位數」。
廖慶龍指出,他3月來只收到大醫院通知要下轉2名病患,有些醫院APP需要輸入密碼才看得到,他爭取即時推播;另外,部份縣市雙向轉診制病患有暢通的綠色通道,由診所安排醫院回診,病患享有就診、檢查、看報告一次完成,成為其他縣市取經對象;有病患擔心醫院、診所用藥外觀不同,爭取聯合採購藥品等,落實分級醫療。
台中市診所協會副理事長楊朝弘說,3個多月以來,上轉病患90人,回轉5人,回轉率不到一成,回轉人數不能算在2%內,大醫院下轉非回診病患才能算在2%內,但下轉病患很少,是「個位數」。
大台中醫師公會理事長藍毅生說,健保給付制度不合理,醫院捨急難重症就初級照護門診,出現醫療人球,尤其像是摔車等大面積擦傷患者,讓經營困難的外科診所雪上加霜,以診所3名醫護人員2天、每天半小時換藥,加掛號費只收600元,「等於在做功德」,診所全聯會極力要求合理調高醫院急難重症與住診給付,讓醫院在釋出穩定病患到基層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