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康鴻志/桃園報導
為預防老舊大樓外牆剝落造成公安意外,桃園市政府推動「老屋健檢」免費服務,第1階段以公有建築優先,預計9月中下旬民宅配套辦法擬定,也會提供民眾申請。但檢測不代表修繕,對於市府的好意,民眾持觀望態度,希望健檢美意不要流於形式。
🎍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公園 X 雙捷運 X 高坪效』通勤族購屋立即看>>
🏠頭前重劃區、純住公園宅,87戶限量搶先看>>
繼試辦觀音區公所及龍潭區公所2座公有建築,昨天市府前往八德區廣興社區活動中心健檢,針對「結構安全」及「外牆安全」2個項目進行評估。市長鄭文燦也專程前往訪視,希望透過老屋健檢示範作業,確保市民「住」的安全。根據工務局統計資料,桃園市目前有2萬9000棟30年屋齡以上建築,計畫自2015年度起委託專業技師團體進行,2015年度編列1000萬元預算,預計可完成300棟建築物檢測。
不過民眾私下看法兩極,有的認為計畫很棒,免費替市民解決住的安全疑慮,但也有人認為市府協助檢測,但後續的修繕價款,是否因主動申請檢測而獲得相關補助,補助金額比例等配套,都無法得知,假設老屋所有權人拿不出修繕工程款,政府也沒有強制力,健檢作業豈不做白工。針對個體戶修繕問題,工務局局長拱祥生解釋,目前仍在研擬配套,原則上是使用者付費,強調提供檢測是強化住宅安全的開端,盼市民為自身安全及公共安全,能多加配合,最快9月民眾就能提出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