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展雜誌/文/陳重仁
最近登陸台灣的強烈秋颱山陀兒,以破紀錄的威力橫掃台灣南部,造成多處基礎建設與民宅的嚴重損壞。
無獨有偶,美國佛羅里達州也剛經歷海倫颶風肆虐,造成非常重大的傷亡與建築物損毀。根據氣象專家預估,威力強大的颶風將會持續接踵侵略美國東南部,台灣位於多颱風地區,也不能掉以輕心,尤其首當其衝的建築環境,連綠能設施都可能遭受風險。
山陀兒颱風造成高雄民宅受損。圖/高雄市政府工務局
碳排放是因,極端氣候是果
根據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的研究報告,全球只會越來越熱,極端化氣候災難只會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嚴重,我們能做的,只有「減緩」作為與「調適」作為,盡可能減少造成全球暖化的溫室氣體排放,以及適應極端氣候的影響。
因應氣候風險,去年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提出「建築突破倡議」Buildings Breakthrough,針對建築領域有兩大共識,第一是增加「建築能效」與「再生能源」使用,第二是加強建築環境的「韌性設計」Resilience Design,並且希望於2030年前達到「近零建築」和「韌性建築」成為新常態。
聯合國建築突破倡議跟台灣不動產開發有什麼關係?
近年來因為全球氣候持續暖化,導致都市開始出現破紀錄與長時間的高溫,根據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遷服務統計,2024年5月全球氣溫連續12個月破紀錄,而越來越嚴重的風災與水患則影響建築物的使用安全,因此現在房子要能住得舒適安全,還要能夠避免氣候災害(包括熱浪),這時就需要考量建築能效與韌性設計議題,這也呼應了前面提到的減緩與調適作為。
建築設計與施工,本來就非常重視安全,除了結構安全之外,近年來在韌性設計相關議題:海綿城市與基地保水設計,跟綠建築一樣已經成為法規的一部分,大型基地尤其重要。台灣在這10年來相關設計法規的調整,已經讓台灣許多以往不透水的硬鋪面與柏油路面積較多的城市,降低了許多淹水的機率,這是一種調適的成果。
大家要注意的是,韌性設計不是指保證不淹水不受災的傳統防災工程設計,韌性設計的精神在於建成環境Built Environment,包括基礎建設與建築物,對於受自然災害,例如風災、水災與地震的適應與恢復能力,也就是能夠盡可能減少損害與在最短時間之內恢復正常使用,甚至要能與常態性災害共存,在災害來臨時,能夠部分或全部正常使用(透過自備綠能發電設施)。
這是「系統性」的議題,在系統性思考的理論中強調,進行一個作為必須考量到其後續負面後果並加以考量與避免,使之成為正向循環。要完全能夠抵抗氣候災害的代價非常高,人類也不應用這樣的觀念來看永續設計,必須兼顧自然演發系統與建成環境發展的平衡,太過於照顧建成環境,可能引發自然系統的不平衡,而導致其他負面效應。
基於以上理由,建成環境主要操作者之一的不動產開發商,更應注意因氣候極端化所導致的開發風險,及完工後使用階段相關氣候風險,這也將影響未來不動產的持有價值,以及開發商的ESG表現,購屋者更必須注意這個重點,我們應該都希望買到的房子住起來舒適,災害發生時盡量沒有生命財產的損失。
低碳韌性設計將是都市設計審議新審查重點
一定規模以上的都更建案,基本上都必須經過都審流程。由於政府已經公告國家淨零碳排路徑政策,各縣市紛紛草擬與公告其淨零排放自治條例,這也影響了都市設計審議的審查內容,新增加與淨零碳排相關的要求。
都審的重點大致有使用管制、交通規劃與停車、容積獎勵、造型色彩、開放空間、綠化設計、環境影響、防災救災等,其中在環境影響方面,建案除了必須交代綠建築設計之外,因為淨零自治條例的相關規定,也開始要求一定建築規模必須達到建築能效一級,未來會逐步要求低蘊含碳與韌性設計。
例如,根據台北市最新都市設計審議準則,位於台北士林科技園區內且達一定規模以上之開發案,必須達到能效以1級以上、裝置契約容量10%以上之再生能源設備,以及開發後溫室氣體增量分10年抵減。這個要求,也逐漸被各縣市大型開發案引用。
另外,為了減緩熱島效應所造成的都市高溫,台北市都發局也在今年七月公布城市體感降溫計畫,聚焦在水綠降溫、遮蔭涼適、通風散熱等項目的設計準則規範,希望開發基地於設計階段就能考量,在未來完工後使用時創造更舒適的都市環境。
低碳韌性建築對購屋者更有保障,更有價值
面對未來越來越嚴重的氣候風險,不動產開發案除在建築美學與品質上的著墨外,若能同時做好低碳與韌性規劃設計,將可提升建築物使用期間的舒適與安全性,日後將更有增值與保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