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于國欽/台北報導
主計總處將於5日公布7月物價統計。隨著7月國際原油、蔬果價格走跌,研判通膨率將緩下來,但仍在3%以上,這將是連續第五個月超過3%。
依農產批發市場交易統計最新的資料,7月蔬菜價格比上月跌2.7%、水果比上月降5.4%,已自6月的漲勢緩下來,此外,油價也走跌,以杜拜原油為例,已由6月每桶112美元跌至7月的100美元,這些外在環境都有利於紓解通膨壓力。
![主計總處將於5日公布7月物價統計。隨著7月國際原油、蔬果價格走跌,研判通膨率將緩下來,但仍在3%以上,這將是連續第五個月超過3%。圖/中時電子報](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zEzNjEyNW5ld3M,/c6262e5daff70744_1000x500.jpg/qs/w=600&h=600&r=16888)
主計總處估6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107.82,若7月蔬果、油料費的走跌,能綜合外食等其他產品的漲勢,7月指數與6月相去不遠,就年增率而言,仍將比去年7月CPI(104.29)漲約3.3%。
主計總處官員於上次物價記者會上研判,7月通膨率(CPI年增率)仍在3%以上,但會和緩一點,主計總處認為這一波通膨率的高峰,就是6月的3.59%,近來物價走勢大致符合月初的研判,如沒有意外的話,7月通膨率應該會連續第五個月超過3%。
依主計總處今年5月的估計,這一波通膨率的高峰就在第二季的3.36%,隨後第三、四季將降至2.59%、1.92%,雖然事後統計第二季達3.46%,略高於預測,惟主計總處官員仍堅定認為:「通膨率的高點就落在第二季,就是6月,隨後將趨緩。」
國發會官員也認為,從7月26日國際貨幣基金(IMF)把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由3.6%調降至3.2%,美、日、歐及中國大陸景氣領先指標走跌看來,下半年全球景氣將轉弱。隨著需求轉弱,農工原料行情可望逐月下滑,如此一來,通膨率也將漸趨和緩。
這一波通膨率自去年8月起升逾2%,在連續七個月超過2%之後,於今年3月升破3%,通膨率超過2%已屆滿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