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 記者卜敏正/嘉義縣報導
「今年燈會很環保!」嘉義縣政府昨天邀請藝術家說明以回收寶特瓶、漂流木、廢輪胎,創作台灣燈會「綠能藝術燈區」13件作品,以及燈區「空氣污染」、「解決污染」、「重新萌芽」三大主題,嘉義縣長張花冠強調,2018台灣燈會不僅科技炫目亮麗,也有環保概念。
綠能藝術燈區作品「萌芽」用千條廢輪胎創作。 記者卜敏正/攝影
「2018台灣燈會」本月16日起在嘉義縣登場,燈會展演長達24天,為史上最長燈會。燈區幅員達50公頃,規劃、設計多元,綠能藝術燈區邀請藝術家,以環保回收材料結合科技綠能,創作13件大型裝置藝術燈具作品,僅綠能主燈「落雨」就使用 16公噸漂流木,以及1700多支寶特瓶。
綠能藝術燈區作品「落雨」,以16噸漂流木、回收寶特瓶製作而成。 圖片/嘉義縣政府提供 卜敏正
「落雨」創作者黃文淵說明,主燈區域約直徑30米圓,作品以漂流木、棉布、LED燈具作材料,以漂流木象徵海的元素,回收寶特瓶呈現雨滴效果,遊客走入燈區能感受到被水包覆的氛圍,也能體驗綠能永續環保概念。
藝術家黃文淵收集漂流木,創作綠能藝術燈區作品「落雨」。 記者卜敏正/攝影 卜敏正
28歲青年藝術家陳佳慧,也參與創作「塵光」、「塵孩」、「改變」、「萌芽」等4件環保藝術作品,他用千個回收輪胎、鐵材創作「萌芽」,色彩新穎又有層次感,遊客還可以在作品中用傳聲筒雙向對話玩遊戲,作品也象徵環保再利用的種子發芽成長。
青年藝術家陳佳慧用千條廢輪胎創作綠能藝術燈區作品「萌芽」。 記者卜敏正/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