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記者林周義、廖德修、實習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會議召集人張上淳表示,衛生單位從案34病室採檢,發現在床欄桿、床墊、浴室檢出病毒,但醫護人員隔離衣、口罩等裝備未檢出,可見醫護人員短時間接觸不見得染疫,但環境卻可能造成病毒傳播。專家指出,院內感染確診人數擴大,動線管制、洗手是決戰點。
張上淳表示,對日前發生院內感染急診環境及醫護人員防護裝備採檢後,都沒出現病毒陽性反應,只有案34病室中的浴室、床欄杆等處檢測出病毒存在。
疫情中心諮詢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從案34北部女病房採檢,發現床欄杆、床墊、浴室都還測到病毒存在,醫護人員隔離衣則無,顯示患者逗留時間長,環境將明顯汙染。圖為數年前高雄市進行醫院模擬流感疫情演練。(中央社)

張上淳指出,新加坡團隊針對有日常清潔與沒日常清潔的負壓隔離病房研究,讓新冠肺炎病人使用多天後,檢測發現,沒清潔的患者床欄桿、座椅、床頭櫃、桌子、洗臉槽內外側、馬桶等許多地方都檢出病毒;有日常清潔的病房與負壓病房外設施則全陰性。這與我衛生單位對案34病室的採檢結果相同。
張上淳強調,不管醫院採檢的經驗,還是新加坡發表的結果,確診病患停留時間越長越易造成環境汙染,呼籲醫療團隊,手部清潔是防疫相當重要的一環。
北市聯醫昆明防治中心主任顏慕庸說,新冠肺炎初期圍堵的是飛沫、接觸,後期則會出現環媒傳播。SARS的經驗觀察到動線管制的重要,現階段醫院也應落實分流分艙,汙染區與清潔區中間要設緩衝區,每個區域都設置洗手點。案24到34事件顯示洗手的重要。
三總感染科主治醫師張峰義表示,可從滅火、預防兩途徑著手,把確診者收治負壓隔離病房,並對接觸者做追蹤調查,密切觀察。另方面,醫護、清潔人員盡量勿跨科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