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記者曹婷婷/綜合報導
國道1號仁德交流道與平面道路單日車流量3萬車次,下匝道車流與中山路、文德路口汽機車交織,頻上演汽機車爭道,每年約發生50起車禍事故,民眾抱怨「每次路過都心驚膽跳」,民代疾呼盡速改善;南市府交通局表示,7日已調整中山路號誌時相秒數,預計2月底前完成車道標線改善。
仁德交流道旁的中山路、文德路口車流量大,汽機車匯流,險象環生,用路人直言「從交流道下行很怕撞上機車」,機車族則說「每天都在閃車,很可怕!」立委林俊憲與市議員郭鴻儀、周嘉韋7日會同高公局南區養護工程處、交通局等單位會勘,要求提出改善方案。
林俊憲表示,仁德交流道為台南重要樞紐,形同台南大門,但該處路口去年有51件車禍、前年55件,是交通危險路段,且未設行人穿越道,一定要趕快解決。他提到,副總統賴清德在台南市長任內新闢大灣交流道,分流仁德交流道約一半車流量,面對中山路、文德路口猶如「死亡交叉」,讓民眾苦不堪言,要求相關單位盡速找出最適當解方。
郭鴻儀認為,西往東機車道應改成混合車道,避免下交流道車流與機車擠在一起,中山路往仁德交流道方向目前畫設槽化線,建議重新配置;他同時也針對仁德交流道周圍未徵收高速公路用地提出質疑,要求盡快徵收,以利拓寬腹地,消化車流量,期許後續道路設計能有更完善規畫。
交通局表示,昨日起已優先調整中山路西向號誌時制、延長綠燈早開秒數,減少與車流匯集造成衝突、事故,預計2月底前完成混合車道標線改善,後續會評估中山路車道調配,東往西外側車道研議調整為下交流道車輛匯入使用,減少和直行機車衝突點,也會增設行人穿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