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24

50億安全金應急 113年不漲健保費

#安全金 #健保費 #健保 #政策
中國時報記者林周義/台北報導
 
新冠疫情趨緩後,生活回歸常態,民眾就醫率大增,加上免疫負債出現「就醫反彈」導致健保點值稀釋,醫界叫苦連天。健保署將在15日健保會中提案,動用安全準備金最多50億,補足中醫、西醫基層、醫院點值至1點0.9元。健保署強調,今年行政院已撥補安全準備金240億元,即使撥補,預估今年底安全準備金尚有1.97個月,達法定1個月水準,113年健保費率確定不調漲。
 
因新冠肺炎改為健保支付,導致今年健保點值遭到稀釋,平均點值低於0.9。健保署長石崇良13日出席「健保署與美國HIMSS簽署合作備忘錄」記者會,接受聯訪表示,不同部門受疫情影響不同,以中醫為例,疫情中,民眾利用率高,今年第1、2季患者比之前多;西醫基層開業診所第1季點值仍有0.9元以上,第2季明顯下滑;至於醫院,第2季則普遍都受影響。
 
 

 

健保署長石崇良(右)13日與HIMSS總裁兼執行長Hal Wolf(左)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將深化雙方資訊交流,加速醫療體系數位轉型。(林周義攝)

健保署長石崇良(右)13日與HIMSS總裁兼執行長Hal Wolf(左)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將深化雙方資訊交流,加速醫療體系數位轉型。(林周義攝)

 

 
根據規畫,除牙醫外,針對其餘3個總額部門,健保署將以疫情前的2019年為基準,將點值補至0.9元。石崇良說,「非預期風險政策改變調撥款」都是前一年編列,只有8億至10億元,以往用不完都會滾回安全準備金。今年健保署首次有這麼大的需求,金額不夠,才會提案動用安全準備金30億至50億元。
 
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認為,疫後的就醫反彈是可預知的趨勢,許多醫界大老在疫情中就已經預測到。安全準備金有周轉功能,屬於保命金,動支前須了解政府對就醫反彈的趨勢做了哪些配套,再檢視額度合不合理、是否能動。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對補點值配套表示支持,但呼籲政府增加公務預算的投入,才有餘裕改善醫療品質。除蔡總統承諾的200億元,醫界希望政府再增加健康投資,讓點值起碼不低於0.9元,這可能需要600億元才能做到。
 
石崇良說,今年政院為因應疫後需求,為安全準備金撥補了240億元,加上補充保費、一般保費收入成長,今年底的安全準備金比預期多,可以達到1.97個月。明年因有基本工資調漲、部分負擔收入的挹注,預計明年底的安全準備金也會有1.86個月。明年健保費率確定不調。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