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葉冠妤/台北報導
一頁式廣告詐騙屢見不鮮,為確保消費者權益,行政院消保處除請交通部公路總局督導各貨運業者落實在包裹上記載託運人姓名、住址及電話,供消費者識別外,並協調各貨運業者強化貨到付款爭議協處機制,協助消費者收到境外爭議包裹時,可以順利退回款項。
消保處指出,社群或入口網站常見一頁式廣告,以誇大不實廣告或擷取台灣正版業者、名人肖像,吸引消費者購買,一旦消費者發現商品不符或明顯瑕疵欲退貨,業者卻已讀不回或消極拖延,更疑似有不肖業者以貨到付款方式亂槍打鳥寄送包裹,利用被害者不慎簽收後,因貨款不多而自認倒楣的心理,而進行隨機詐騙。
2020年截至10月底,境外一頁式廣告消費糾紛近2千件,圖為消保處提醒的一頁式廣告特徵。圖/消保處提供
![2020年截至10月底,境外一頁式廣告消費糾紛近2千件,圖為消保處提醒的一頁式廣告特徵。圖/消保處提供](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jcxMzIwOG5ld3M,/7b15fc0b9c966976_1280x720.jpg/qs/w=600&h=600&r=21995)
根據消保處統計,2019年類似一頁式廣告爭議978件,2020年數量更暴增約2倍,截至10月底已達1930件,主要爭議是民眾收到爭議或詐騙式包裹明顯品質低劣、寄件人聯絡資訊不祥、業者拖延不退費。
消保處說,在2017年跟2020年總共兩次邀集公路總局及貨運業者開會研商對策,要求各貨運業者依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第118條規定,把關包裹上是否提供託運人資訊及加強資料正確性,並檢討強化貨到付款爭議協處機制,充分揭露。
消保處表示,針對境外爭議包裹,新竹物流、通盈通運、全球快遞、統一速達、台灣宅配通等業者已建立作法不一的退貨退款機制,受理期限最長者達7日,其中統一速達也承諾2021年起比照辦理,嘉里大榮及嘉里快遞則已著手規劃換約等事宜,預計於2021年第1季建立退款機制;台灣順豐雖未直接提供退款,但可協助消費者轉知託運人處理退款事宜,並定時追蹤辦理結果。
因一頁式廣告詐騙的賣家在境外,或其國內代理人(如集運商)良莠不齊,往往退款不易,對於代收貨款的貨運業者願提供直接退款或協助措施,消保處表示非常肯認,並請貨運業者加強稽核過濾信譽不佳的託運人,避免與不肖廠商合作。至在便利超商取貨付款部分,已另由經濟部進行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