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
成大考古所長劉益昌表示,2005年挖掘現場可見到熱蘭遮城並非一口氣興建完成,而是不同時期分批建造,彼此之間有界面,可惜目前展示的兩個考古坑,因為多年來欠缺整理與保存,已經無法辨識這些細節。
🚄3分鐘就能到家!捷運便利宅立刻看!🎍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新春精選低總價房800萬起🍊趁這一波快進場!
🏠成大第一排,千坪綠意宅,22-34坪搶先看>>
台南安平古堡內的圓型構造物被標示為古井,但學者認為應該是地道。 記者修瑞瑩/攝影

熱蘭遮城現今地平面因數百年來變遷,已比當年建城時高出兩公尺,很多遺構深埋地下,目前文獻中的「熱蘭遮城還原圖」,是根據日治時期學者栗山俊一的研究所繪製,但從考古來看,這些早期資料是有錯誤的,希望藉由未來的挖掘研究,一一還原真相。
除了還原圖的錯誤,成大團隊還發現目前在北側被標示為「古井」的圓型建築結構,學者研究認為並不是井,應該是當初熱蘭遮城內外城之間的通道,日治時期興建紅磚建物,將出口保留,後人以為是井,這次再向下探挖,也希望能找出通道,還原歷史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