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 記者楊正海/台北報導
北市高房價、高租金,不只年輕人租屋不易,老人更是租屋市場弱勢;台北市議員許家蓓指出,北市列管的蝸居獨居長者,歷年約有90多人,但去年卻暴增至167人,有人甚至只能住在不見天日的地下室或僅一、兩坪的狹小隔間,如同電影「寄生上流」中地下屋的台北版。對此 ,社會局表示,將設法從租屋補貼和維護安全著手改善減少蝸居。

社會局長周榆修表示,蝸居指同一地址有5名以上弱勢長者或身障者居住,且環境已影響衛生、健康或公共安全之虞,例如有明顯堆積物品、電線有安全之虞等。
跟爸媽買房記得提出「這證明」!否則未來賣掉要補百萬稅🎍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公園 X 雙捷運 X 高坪效』通勤族購屋立即看>>
🏠終於等到了!小家庭3房更新上架!
北市獨居長者蝸居。圖/議員許家蓓辦公室提供

許家蓓指出,因租金補貼須符合「基本居住水準」,房間需達人均3.95坪面積,且具備衛浴設備才能申請,但獨居老人就是因為租不到房,才擠在衛浴共用,甚至非法的建物內,租金補貼看的到、吃不到,無法申請。
另外,若轉介老人公寓或安養機構,又面臨床位數僧多粥少且月租動輒上萬元;至於包租代管及社會住宅供不應求,且獨老屬特殊身分戶,雖有保障戶數,但仍需和街友、單親、身障等抽籤,僧多粥少。
對於蝸居人數增加,周榆修說,過去對獨老蝸居的查訪可能較不精確,現在是「零容忍」的概念,通報數變多,且中央和北市社安網都持續關注中。
周榆修坦言,老人能否幫得到、租屋數量、愛心房東,他知道都還不夠,要持續增加,現在仍設法從租屋補貼著手, 結合加裝住警器,先維護住的安全。另外,居家修繕部分,可以補助房東,若房東同意修繕,須先答應不能漲租金,不能等修繕完後把老人趕走再租他人 ,社會局會加強媒合,另外還有社會住宅,讓老人脫離蝸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