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彭禎伶、魏喬怡/台北報導
防疫保單之亂還沒到高峰!保險局局長施瓊華19日再度上火線,強調還沒有看到個別公司防疫險,1天理賠金額逾1億元的情況,預估理賠高峰會遞延到6月及7月。但「核保了就要依約理賠」,個別產險公司的財務問題,會採個別監理,並請公司董事會討論增資、因應方案。

她同時提醒,6月及7月可能出現的現金流量問題,各產險公司要及早因應。
想找房❓降價/新上架主動通知你,快設定看房條件>🎍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新春精選低總價房800萬起🍊趁這一波快進場!
🏠終於等到了!小家庭3房更新上架!

施瓊華亦揭露處裡的四大原則,即要兼顧防疫政策、醫療資源妥善運用、保障保戶權益,及保險公司損失控制。四項原則必須取得衡平,希望能讓保戶權益不受影響,防疫險只是產險公司諸多保單中的一種,還有其他保單的保戶權益必須兼顧,產險公司也必須對其他險種的保戶履約。
施瓊華一口氣澄清多項問題,主要重點包括:一、防疫險理賠沒有複保險問題,各公司核保可以考慮重複投保,將保障留給真正需要保障的人;二、富邦產已決定將已收現金的保單,一律承保,但收件卻還沒有刷卡或帳戶扣款者,將會視承保能量進行核保;三、兆豐產險的疫苗險,沒有一次性的確診理賠金,所以不會以疫苗險作為重複投保的考量,若已投保別家防疫險者,則會納入考慮。
四、產險及壽險公會正討論理賠實務指引,居家照護給付住院日額部分,公會只會訂通則,不會去明訂用藥內容,以免限制醫生用藥,回歸各保險公司理賠的個案考量,給予一定的彈性。
五、疫情指揮中心增加居家隔離可有0+7的制度,但若民眾選3+4天的防疫方式,有隔離措施及事實,保險公司確定要理賠隔離保險金。
六、金管會年初就提醒部分推出高隔離及確診保額的產險公司,注意風險,所以商品在3月及4月間,陸續改款、停售,並非沒有監理,只是因4月防疫政策驟改,大量灌入保單,造成塞單,已要求產險公司加派人力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