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宋健生/綜合報導
世界金融之都的英國,近幾年經濟好轉,加上低利率、政府推出購房支持計畫等利多發酵,房價開始明顯增長,最新市調甚至預期,倫敦不動產價格到2018年將大幅上漲逾四成,不論商辦或住宅,投資潛力持續看俏。
專家評估倫敦不動產投資潛力大。(截取自維基百科)
市調指出,從2013年迄今,英國房價平均年增幅達8.4%,至去年6月底,英國平均房價終於回到金融危機(2007年)前的水準,且租金也從2014年開始成長,吸引全球置產族群的目光。
騏聿地產英國專案經理屠思樺表示,對投資者來說,昔日的日不落帝國,有著優質的教育、治安環境,以及活躍的商業機能與真正多元化的社會,而且其政治成熟穩定、經濟繁榮、法律也獨立透明,投資英國房產相較其他國家穩定安全許多。
屠思樺分析,早在金融危機之前,英國的房屋供給就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與美國、西班牙房屋建設急速攀升,最終因房地產崩盤導致經濟危機不同。
英國在金融危機之前,沒有出現房屋供過於求的狀況,而在危機之後,英國房地產市場才開始出現供應短缺的情形,加上2013年英國政府政策實施購房援助計畫(Help to Buy)進一步推升房市。
倫敦是世界著名的金融之都、旅遊與購物天堂,吸引許多高資產人士入住或投資倫敦房產,其中華人在歐洲的地產投資,有80%是投入倫敦,顯示其優勢。
英國智庫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CEBR)預測,倫敦不動產價格到2018年將大幅上漲43.5%,倫敦住宅平均價格上升至55.6萬英鎊(約新台幣2,630萬元)。
倫敦房市除了住宅之外,商辦也受到許多國際投資者青睞,其中包括國內知名壽險公司如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及新光人壽等,近兩年總投資金額超過新台幣860億元。
業界預期,未來還會有越來越多壽險公司,選擇在倫敦置產,倫敦不動產仍是可以期待的投資區域。
投資小提醒
優點
生活條件優、政經發展成熟,房產供不應求。今年5月大選結束,不確定因素消失後,觀望買盤可望回籠。
缺點
房價經過強勢上漲,漲勢明顯趨緩。英國央行明年升息與否,將影響房市成長趨勢。
經濟狀況
英國2014年整體經濟增長了2.6%,為2007年以來最快速增長,躋身全球第五大經濟體。
自2013年初起,英國就業增長尤其強勁,且2014年仍然持續上升。
英國2014年年底失業率由去年同期的7.2%下降至5.7%。
外國人投資規範
英國對外國人買房整體抱持鼓勵態度,因此並無特別規範。
911之後,英國修改反洗錢條例,對於外國買家會特別注意資金來源,以及是否為人頭買家,因此買方須提供帳戶證明及固定居所地址證明。
稅務法務
購買房產應付稅費中,印花稅是最為重要的稅費,也是最大一筆費用支出,根據房屋的金額不同,稅率也有差別。
房屋持有稅費包括地方稅及所得稅,出售時則有資本利得稅。
房貸模式
貸款流程與台灣相同,需準備身份證明文件、薪資證明、個人財務證明、在職證明等銀行規定的必要資料。
目前英國主要銀行房貸利率約介於3.6%至3.9%之間,貸款成數視個人財務條件而有所不同,但英國對於外國人核貸條件相當嚴格,買方要特別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