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李定宇、張睿廷/新北報導
新北市台北港附近有八里焚化廠和林口發電廠,空氣品質欠佳,環保局去年公告為全國第一處空氣品質維護區,取締不合格的汙染車,半年來共432輛次,每車罰500元,進出的1、2期柴油車已經少一半;台北港也稽查57艘空汙商船,有4艘受罰,每次10萬元起跳,明年還會加強稽查頻率,也準備公告新板特區為全市第2處空品維護區。
台北港每年進出車輛超過120萬輛次,其中高汙染的1、2期柴油車輛占9.7%;進出的船隻約5000艘,也有汙染問題,如今都分別依違反空汙法和商港法開罰。目前已決定增設新板特區為新空品維護區,正送環保署審議,原先規畫的其他6處空品淨區也研議陸續納入。

2018年修正空汙法,提供空品維護區的法源依據,解決過去空品淨區難以開罰的困境。環保局長程大維表示,未妥善保養1、2期柴油車空汙排放量為3至5期車的2至6倍。新北市去年9月公告管制1、2期1年內無合格檢驗紀錄的柴油車,以科技執法辨識車牌,迄今查獲違規柴油車432輛次,共開罰21萬6000元。
除管制陸上移動汙染源,環保局也稽查港區船舶汙染。去年台北港有4880艘次船舶進出,但空汙法上限僅能罰6萬元,商港法卻是10萬元起跳,所以協調後改依商港法稽查排煙情形,共57艘船次,其中4艘汙染事證明確,已由交通部航港局裁處。
新北市議員何博文指出,許多民眾是經濟弱勢,無法汰換老舊車輛,政府應積極協助,以補助方式協助他們汰舊換新,而不是開罰,這種做法只是叫他們別到空品維護區,空汙問題仍不會解決。議員葉元之表示,如果只是在特定區域執法,汙染車輛會改在周邊活動,空氣品質一樣會受影響,應跨局部分析新北運量、汙染較高的道路稽查,有效抓出汙染車輛開罰。
環保局表示,公告後,台北港PM10減量349噸、PM2.5減量126公噸,氮氧化物減量2533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