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宛瑜/台北報導
走進文山區育英街57巷,鳥鳴充耳、綠意襲來,在北市水泥叢林中,難得還有一塊200坪的幽靜小天地。北市景美里活動中心前身是國防部眷舍,4年前景美里長林賢錡向國防部借用代管,廢墟般的眷舍,搖身一變成為彩色的里民活動中心,成為偶像劇、電影劇組取景之地。
志工用廢棄的廣播喇叭做成花盆。 記者高宛瑜/攝影
紅磚頭、抽水幫浦、瓦片屋頂…走進景美里民活動中心,處處感受到眷村味。裡頭還有棵梅樹,冬天時開滿白色梅花。這裡原是「于福葆眷舍」,住了4戶人家,十多年前一一搬走後,這裡成為流浪漢翻牆夜宿之處,空地堆滿垃圾和垮掉的磚牆、大門傾斜,蚊蟲孳生加上髒亂,隔壁戶常向里長抗議,平常根本沒人敢接近。
林賢錡回憶,景美里一直沒有活動中心,他發現這些閒置眷舍,透過文山區公所請國防部讓景美里代管,由他號召志工來整理。想不到一開門,蚊子、蒼蠅、跳蚤、老鼠全衝出來,甚至還有蛇,「40個志工當場走掉30個」。垃圾堆得比人高,樹裡成千上萬的螞蟻,室內裏頭還有超大糞坑。
林賢錡說,志工捏著鼻子把糞坑石頭一個個搬出來、徒手把磚牆打掉,清出十幾卡車的垃圾。過程中還有志工鞋子被玻璃刺穿。更令人感動的是,有低收入戶里民看到志工努力,主動收集破銅爛鐵,要他們變賣所得作為里民活動中心經費,還有里民發動募捐。
為讓居民親近,志工將高圍牆打低,漆成紅色,打下來的磚頭和水泥鋪成司令台。這裡也是資源再利用的活教室,幾乎所有物品都「免錢」,由里民捐贈。
矮牆上的花盆是廢棄的廣播喇叭、地上的花盆是廢輪胎彩繪而成,更令人驚喜的是,大門旁的一排裝飾,是50多年前的派出所通報鈴燈箱。林賢錡將它們裝飾在牆上,漆上派出所和里辦公室電話,廢物再利用。
里民近年來捐贈了4、5000本書,正在整理,林賢錡也規畫一個房間作為圖書室,讓里民閱讀和借書。
林賢錡說,從廢墟變里民活動中心,過程真的很辛苦,但他憑著客家人的「硬頸」精神,堅持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