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 編譯李京倫/綜合報導
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迪廿四日突然宣布辭職,馬哈迪領導的土著團結黨也宣布退出執政聯盟「希望聯盟」。這一出人意料的變化意味希望聯盟失去在國會下議院的多數地位,馬來西亞政局面臨重新洗牌。
馬國蘇丹阿布都拉廿四日發表聲明說,他已接受馬哈迪的辭呈,但將委任馬哈迪擔任過渡總理,直到選出新總理和新內閣成員為止。
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迪廿四日突然宣布辭職。圖/維基百科

九十四歲的馬哈迪也一併辭去土著團結黨名譽主席,該黨並宣布退出希望聯盟,但繼續支持馬哈迪出任總理。希望聯盟政黨之一、前副總理安華領導的「人民公正黨」署理主席阿茲敏阿里與其他十名國會議員則宣布,退出人民公正黨與希望聯盟,另在國會裡籌組獨立議員集團,包括四名部長、一名副部長與下院副議長。
馬哈迪尚未公開解釋辭職原因和下一步打算。新華社報導,有分析人士認為,馬哈迪辭職是「以退為進」。在退出希盟後,土著團結黨可能聯合巫統領導的國民陣線、伊斯蘭黨和一些地方政黨,組成新的執政聯盟,馬哈迪將續任總理。
然而,執政聯盟成員民主行動黨秘書長林冠英指出,馬哈迪是因為不願意與巫統合作,才決定辭職。林冠英表示,民主行動黨譴責部分希望聯盟領袖與國會議員,嘗試推出一個由巫統、伊斯蘭黨、土著團結黨組成「國民聯盟」執政,馬哈迪就是反對這件事,才辭去總理與土著團結黨名譽主席。
馬哈迪在二○一八年大選中和昔日政敵安華聯手,帶領反對聯盟「希望聯盟」扳倒執政聯盟「國民陣線」,是馬來西亞一九五七年獨立以來首次政黨輪替。捲入貪腐醜聞的總理納吉下台接受司法調查。
馬哈迪接任首相時,曾表示只會在位兩年,之後會將位子交棒給安華。不過,馬哈迪不斷放話,表示為了推行更多計畫,可能不會在今年五月交棒。
安華則指控自家陣營的「叛徒」和馬哈迪的政黨,計畫讓執政聯盟垮台並另起爐灶,好讓他當不上總理。
不過,隨著阿茲敏阿里等十一人離開人民公正黨,占廿六席的土著團結黨退出聯盟,「希望聯盟」在國會議席從一百廿九席縮減成九十二席,不到國會總議席兩百廿二席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