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秋雲/台中報導
都發局長李正偉說,議員要求市府自訂老舊房舍達50年應強制立法安檢,去年市府強制8到15樓公安檢查,結果造成所謂「鐵門之亂」,被外界批找麻煩,實際推動恐有困難,會針對有公安危險的建物強制檢查。另外,建築法規定,民眾有保護自己建物安全責任,市府目前可補助民房改善耐震與建構評估,市民可多加利用。
🚄3分鐘就能到家!捷運便利宅立刻看!🎍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新春精選低總價房800萬起🍊趁這一波快進場!
🏠終於等到了!小家庭3房更新上架!

陳文政指出,台中市較早開發的北區、北屯、西區中的聚落或重劃區,不但人口稠密、房屋林立,老屋幾乎都是住滿人。目前政府雖有老屋健檢或補強補助,多是公部門與營業場所申請;一般住宅考量房價、經濟因素,申請人數寥寥可數,市府應正視老屋比率逐年增加問題,以更有效率的方法進行都更。
市議員陳俞融則指出,台中30年以上老屋達49萬棟,都市更新核准數每年僅百件,和台北市差5.7倍;市府都市更新及老屋活化進度慢,市民處於強震威脅,住得沒安全感。市府表示,針對建物結構快篩,有耐震初步評估和後續詳細評估補助,會要求部分特定建築物的公安申報要包含耐震評估。
陳文政表示,現行鋼筋混凝土(RC)建物被認定使用年限達60年,且耐震能力較強。但老舊的加強磚造、木造、石造建物,使用年限僅50年,僅能耐5級地震,這類老屋在台中市超過28萬戶,每4戶就有1戶,且不乏在人口稠密區,已成大地震隱憂。
陳文政指出,以北區為例,人口密度居台中之冠,7萬4761戶住宅中,超過30年就有4萬1318戶,占55%,遠高於全市44%,若與六都比較,屋齡老化情況更超越新北市的49%,安全問題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