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 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台灣金融監理沙盒實驗首例!凱基銀行與中華電信攜手推行「電信行動(手機)身分認證」服務,打造國內首件運用金融科技創新實驗計畫的信貸商品,兩家公司共同宣布將於12月5日正式上線。
凱基銀行和中華電信「電信行動身分認證服務」是首宗獲准進入金融監理沙盒的創新實驗計畫。中華開發金控董事長張家祝昨日在記者會上很自豪地表示,到目前為止,該案還是唯一一件被金管會核准監理沙盒創新實驗計畫。
凱基銀行與中華電信23日舉辦「實踐普惠金融,首創電信行動身分認證」上線記者會。金管會副主委張傳章(中)、中華電信董事長鄭優(右二)、總經理謝繼茂(右一)、中華開發金控董事長張家祝(左二)、凱基銀行董事長魏寶生(左一)等一同出席。圖/王德為
張家祝指出,透過該項創新計畫可改善信用貸款審核流程,只要中華電信的用戶,即便未曾在凱基銀行開立帳戶,在銀行沒有任何信用資料的年輕人、微型企業或者SOHO族,或者住在偏遠地區的民眾,都可透過所持有的手機門號作身分認證,直接在凱基銀行的網站申請個人貸款,而且最快3分鐘即可完成信貸申請。這也是凱基銀行在中華電信大力協助下,以實際行動回應金管會普惠金融的具體作為。
張家祝更強調,中華電信與凱基銀行在實現消費者「資料可攜權」的同時,也相當重視個人資料保護,雙方花了許多時間構思資訊安全與風險控管機制,將來所有資料運用都會經過客戶的同意,以及再次確認身分的真實性,若是這個實驗成功的話,主管機關會透過修法,讓其他電信公司和金融業也可以適用,顯示這個實驗的結果會是金融業數位化發展中,相當重要的里程碑。
凱基銀行創新科技金融處資深副總經理周郭傑進一步指出,主管機關核准該實驗案方實驗期間是一年,在實驗期間先開放4千名用戶、2億元的額度,每名最高貸款金額是50萬元,未來需要將這個實驗結果作成一份報告呈報金管會。另外,也同時劃定紅線,在4千個個案中,如果出現4個偽冒案件,這項實驗即宣告失敗,也會「喊卡」。
由於凱基銀行和中華電信「首創電信行動身分認證」是國內第一件監理沙盒實驗計畫,金管會副主委張傳章蒞臨現場,中華電信由董事長鄭優領軍,總經理謝繼茂及多位一級主管與會,中華開發金控則由董事長張家祝、凱基銀行董事長魏寶生、總經理張立荃及多位銀行高階主管出席。現場還有20多位金融科技及新創領域的產業界專家到場,共襄盛舉,凸顯各界對於台灣首件監理沙盒計畫上線的引領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