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54

產蛋率52% 動社:台灣蛋荒是因雞養不好

#居家 #產蛋率 #雞蛋 #進口蛋 #蛋荒
聯合報記者胡瑞玲/台北報導
 
進口蛋近期爆出食安爭議,國內缺蛋問題也未解,根據統計,台灣在養母雞高達4500萬隻,但產蛋率僅52%,遠低於多國的80%。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強調,進口蛋只能救急,但不能救窮,國內養雞產業的落後,導致產能低落,呼籲執政黨及總統參選人提出具高度及遠景的產業轉型革新政策。
 
動社副執行長陳玉敏指出,截至去年底,國內母雞在養量約4500萬隻,但因飼養環境及技術落後,我國長期陷入「雞愈養愈多,汙染愈來愈嚴重,蛋卻依舊不足」的困境,甚至如今還要靠進口蛋,形成惡性循環。
 
根據統計,台灣在養母雞高達4500萬隻,但產蛋率僅52%,遠低於多國的80%。記者簡慧珍/攝影
農委會將補助蛋雞產業改建禽舍,升級為密閉水簾式或非開放飼養,小場最高補助四五○萬、大場二千萬元。記者簡慧珍/攝影
 
根據2021年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統計,以同樣一隻人為育種的蛋雞為例,在台灣的飼養條件下,每年平均僅產190顆雞蛋,遠低於全球平均的202顆;台灣蛋雞產蛋率僅約52%,同樣人口大於2000萬,GDP與我國相近的西班牙、義大利,產蛋率卻都約80%,遠高於台灣。
 
陳玉敏表示,蛋荒不是蛋雞養得不夠,而是養不好、產蛋效能差。台灣近八成蛋雞場為傳統格子籠飼養,蛋雞長期處於各種緊迫狀態,疫病抵抗力差,加上禽舍老舊殘破、知識技術未提升、蛋農人口老化等結構性問題,導致產業落後、產能低落,無法因應禽流感、極端氣候等威脅,一旦染疫母雞死亡率變高,便雪上加霜,爆發蛋荒危機。
 
陳玉敏說,農業部今年提出的禽舍升級計畫中,編列4.3億元,補助雞糞處理設備,但若採用非籠飼系統生產雞蛋,便能減少汙染,節省公帑。
 
雲林虎尾好日子畜牧場青農陳柏羽表示,保持母雞身心健康,才會有好品質的雞蛋,台灣蛋雞產業大環境的困境,重點在於飼養技術的不成熟,雞隻的異常行為應被重視。
聯合報 記者胡瑞玲/台北報導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