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賴香珊/南投報導
大型魚的甲基汞雖會殘留人體造成危害,但不代表不要吃魚,如何「聰明吃魚」?營養師指出,魚類含豐富DHA,確有助促進腦部和視網膜發育,吃魚重點應放在「吃對魚」。
民眾若吃魚補充DHA,但擔心重金屬汙染,可選擇鯖魚、白帶魚、鱈魚等體型較小的魚類。 記者賴香珊/攝影
南投醫院營養師建議,一般人毋須太恐慌,可選擇像石斑魚、鮭魚和鰹魚等富含魚油DHA和EPA等,且魚肉含優質蛋白易消化吸收,脂肪低;魚肝臟有大量維生素A,有助治療夜盲症、乾眼症。
營養師蔡玉思建議,想補充DHA又怕重金屬汙染,可聰明選擇沙丁魚、秋刀魚、鯖魚、白帶魚和鱈魚等體型較小的魚類,確保含汞量較低,也能安心食用。
南投醫院則呼籲,不必追崇seafood,均衡攝取、適量吃才是健康飲食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