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黃芸涵/綜合報導
有些老屋因地段佳,有相當高的保值效果,房價較不下跌,就有一名網友表示,自家公寓35年期間房價漲了4倍,從765萬增至3150萬,如今爸媽年紀已逾60歲,有意賣房過退休生活,若領勞保年金加上額外兩間房租收入,可月領7萬。由於房價持續上漲,他們又不想賣了,於是,原PO思考這樣的決定到底好不好?

該網友在Dcard上表示,爸媽在民國75年買下45坪台北公寓,大前年都更後,房價一坪從17萬大漲至70萬,加上自購的平面車位200萬,脫手可賣3300萬。若售出,媽媽想換一間小宅,預算大概1500萬,扣掉仲介費、相關稅、裝潢雜費,約還剩1200萬元。
🚄3分鐘就能到家!捷運便利宅立刻看!🎍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新春精選低總價房800萬起🍊趁這一波快進場!
🏠成大第一排,千坪綠意宅,22-34坪搶先看>>

如今爸媽卻認為「房價還會上漲,缺工缺料,政府也沒再打房,想晚一點再賣」。不過,原PO認為爸媽並不富裕,爸爸退休後當保全,媽媽從事會計,兩人月收8萬,但退休金不到30萬。若加上新北汐止兩間套房收入,等於月收10萬。
而爸爸勞退年金月領2.2萬,如果媽媽後年退休,除了勞退年金3萬之外,還可領公司150萬退休金,爸媽合計大概每月可領7萬(5萬勞保年金加上2萬房租),但「這樣退休生活OK嗎?」
文章曝光,網友分享自身看法,「我建議賣掉。兩老辛苦一輩子該去休息,能用的錢才對他們有意義,房子會漲,但以後空屋會越來越多,不準哪一天就崩盤了」、「自住的房子不要賣吧,生活習慣、附近機能之類的重新要適應麻煩,把收租套房賣掉換現金啊,再看這筆現金要如何運用」。
有網友分析,若是現住的地方,有好鄰居、好朋友,建議續住,畢竟兩者得來不易;若都沒有的話,則建議賣掉,然後找個可能有上述項目的地方,剩的錢就好好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