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 記者莊祖銘/嘉義報導
台灣沿海滿布各類魚塭,養殖虱目魚、文蛤等作物,攝影師鈴木二郎近日用空拍機捕捉嘉義縣布袋沿海各色魚塭,從粉紅、乳白到寶藍色,宛如小學生手上的調色盤,令人嘖嘖稱奇,專家也解釋,這些顏色並非汙染,而是養殖漁民很重要的前置作業「作水」,利用天然的營養,讓魚苗能夠健康成長。
攝影師鈴木二郎在嘉義布袋近台南地區,用空拍機拍下五顏六色的養殖池,分享至臉書社團「嘉義之美」,並以「漁民的調色盤」為題,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大力稱讚,但也有網友質疑,這些莫非是水質汙染,是否會對土壤環境造成影響。
攝影師鈴木二郎用空拍機捕捉嘉義縣布袋鎮養殖池池水不同樣貌及色彩。圖/鈴木二郎提供
嘉義縣漁業科長張建成解釋,粉紅色的魚塭是文蛤的光合菌培養池,漁民會先將光合菌及有機質,如水產雜料、豆魚粉、米糠等倒入池中發酵,等作用完全後,會形成夢幻的粉紅色肥水,作為文蛤餌料,提供牠們成長所需的營養。
嘉義大學水生生物系助理教授郭建賢說,白色魚塭是漁民於乾池內投放石灰,或魚塭剛引入水時會與底土混合;另投放天然的苦茶粕消毒、除雜魚蝦的魚塭,因富含天然蛋白質,池面也會產生大量的白色泡沫。
4到5月是漁民買投魚苗季節,曬完魚溫後,漁民會視養殖魚種或池水功能先行「做水」,郭建賢說投放營養源,可以讓池底長出藻類及小型浮游生物,提升生態系統穩定度,「水至清則無魚」,一方面也讓魚蝦可以隱蔽。
等魚蝦長大,漁民便會開始投放人工飼料,未吃完的飼料或魚蝦排泄物沉澱,屆時水質優養化,水面開始呈現藍綠色,必須添加益生菌分解有機質,民眾一般吃到的「土味」便是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