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報導
今年3月太陽花學運顯示的就是不滿當前藍綠兩黨的政策,這次選舉國民黨大潰敗,可以說是人民用選票表達對於經濟不佳、薪資沒成長、物價上漲等基本經濟面的抗議。
賴正鎰表示,政府應該要讓人民知道未來要怎麼做,人民才會對政府有信心。(好房News記者 陳韋帆/攝影)
洽簽FTA 加快腳步「2015年將是關鍵年」,不論是執政的國民黨或在野的民進黨,都應將眼光放遠,不能短淺近視,只關注2016年總統大選,政黨領袖應坐下來商談並召開「國是會議」,制定國家未來施政的大方針與政策,讓台灣人知道政府要把台灣帶往何處?讓人民看到2030年,甚至是2050年時,台灣會是怎樣的情況?政府應該要讓人民知道未來要怎麼做,人民才會對政府有信心。
所以,在選舉激情過後,應儘速回歸經濟議題,特別是,執政的國民黨應趕緊回過頭來,把握2016總統大選前一年的時間,儘快進行政黨協商,不分黨派攜手合作拚經濟,趕緊追上落後進度,像是兩岸監督條例、服貿、貨貿,與更多國家進行FTA的自由貿易談判。我預期服貿、貨貿都會在今年底通過,政府只剩下這一年可以做這些事情,我希望明年台灣的GDP年增率可以突破3.5%,甚至可以力拚4%,跟歐美等大國同步成長。
從國際面來看,美國經濟景氣強力復甦,有突出表現,第三季GDP年增率為3.9%,逼近突破4%,連歐洲也止跌回升,出口經濟也轉好,在歐美經濟穩定成長下,由美元匯率攀升,熱錢回籠帶動全球投資,明年全球經濟會有不錯的表現。再來看亞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APEC會議後,採取經濟開放政策,力守GDP年增率在7%至7.5%,而日韓貨幣雖然貶值,但近來已逐漸回穩,尤其在中、日、韓等國,都各自推出QE寬鬆貨幣政策,相信未來整個全球的熱錢仍會集中在亞洲地區,台灣更不能錯過良機。
台灣經濟要好,唯有讓金融政策要更開放,而不是只有管制或做風險管控,要讓全球國際人才願意來台,留在台灣,讓金流與人流能夠開放。當全球多國都在爭取成為人民幣的離岸中心時,台灣更不能錯過,以目前3,000億元人民幣在台灣的優勢,除爭取作人民幣離岸中心外,對國際金融也要開放,不能老是持保守態度,政府正在推動的自由經濟貿易區、桃園航空城等重大國家政策都要加緊進行。
修正招商 國際找新路根據經濟部投審會統計今年1至10月來台投資金額,僅較去年同期增加0.49%,幾乎沒有明顯成長,政府在招商引資方面要引以為惕,未來要修正或增加全球招商方向與新策略,才能為台灣在國際上找到新路。(本文作者為商業總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