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嚴鈺雯/綜合報導
而聯徵中心這項統計資料近日在PTT掀起熱烈討論,一名網友就發文感嘆,7年級生能不能買房,跟高中選組有極大關係,「說真的完全沒有想到,7年級的人生,居然在你15至16歲選組那一年就決定了一半成敗。」
跟爸媽買房記得提出「這證明」!否則未來賣掉要補百萬稅🎍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公園 X 雙捷運 X 高坪效』通勤族購屋立即看>>
🏠成大第一排,千坪綠意宅,22-34坪搶先看>>

原PO以自己的同學為例,當年選擇讀理組的同學,畢業後幾乎進入科技業工作,35歲年薪破百萬非常普遍,甚至優秀者不止這個數字。反觀選文組的同學現在幾乎都在一般公司當資深基層或是小主管,「一般來說,文組到了35歲,年薪70到80萬就算是混得不錯了,能過百萬的真的很少,整體薪水就只有理組的50~60%」。
原PO接著指出,文組的工作機會通常都在雙北居多,因此會造成這種現象,「理組:年薪百萬以上,買房熱區在桃竹,薪水高、房價低;文組:年薪比理組低得多,買房熱區卻是雙北,薪水低、房價高。」導致選理組的人幾乎都買房了,而選文組的就會覺得買房好難,「說真的16歲那年的選組,對人生影響居然這麼大,真的是蠻殘酷的。」
文章曝光後,許多網友紛紛感慨,「低薪文組只能擠最貴的雙北,這真的蠻諷刺的」、「有夠中肯,在台灣千萬不要讀文組」、「讀文組如果自認為是一般人,考個老師或公務員就是最佳解了,最慘的是在低薪產業,肝還被操爆那種」、「我同梯在竹科都已經買到第3間新大樓去了,去年賺到爛,只好買房」。
房產專家胡偉良曾表示,現在年輕人買房確實比以前更不容易,但當年買的房子在居住舒適性上卻也不如現在。在高房價下,買一棟房要背負30年的房貸,感覺上確實累人,但從一個過來人的經驗來看,其實背負房貸也沒有想像中可怕。
知名作家吳淡如也曾指出,年輕人如果買不起新房也不必灰心,建議可以先買一個離工作地點不會太遠的蛋白區中古屋,且比起套房,選擇更好賣出的2房比較合適。這樣一來,可以先讓自己的心安頓,「人有了房子才存得到錢,你先有個家,再用你的家當成理財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