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鄭惠仁/台南報導
台南市環保局推動社區永續發展,白河區草店社區、永康區西灣社區等8個社區發展協會,獲環保署社區環境調查及改造計畫165萬元補助。南區國宅社區更兩度獲「環保小學堂推廣計畫」拿到50萬元經費。環保局表示,兩項補助共215萬元為全國最高。
獲補助的8個「社區環境調查及改造計畫」社區除白河草店、永康西灣外,另有中西區銀同、北區華德、玉井竹圍、楠西密枝、後壁頂長、西港後營社區。這些社區接續將執行環境調查,盤點社區的人、文、地、產、景等特色,做為社區營造與規畫的依據,促使社區資源永續發展利用。
台南市國宅社區以種子為特色,打造環保小學堂。記者鄭惠仁/攝影![台南市國宅社區以種子為特色,打造環保小學堂。記者鄭惠仁/攝影](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jY5MTIyMG5ld3M,/9345fa4a2e5a7456_1280x853.jpg)
![台南市國宅社區以種子為特色,打造環保小學堂。記者鄭惠仁/攝影](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jY5MTIyMG5ld3M,/9345fa4a2e5a7456_1280x853.jpg)
環保局長謝世傑表示,社區居民在參與資源調查過程,將能重新認識生活環境、發掘社區資源、特色以及問題等,同時也會凝聚意識,提升生活品質及環境素養,成效績優的社區還可進階申請成為「環保小學堂」社區。
「南區國宅社區」今年是第2度獲環保小學堂推廣計畫經費補助。環保局表示,國宅社區為早期、較老舊的都市型社區,社區發展協會從106年開始執行「社區環境調查及改造計畫」,從中發掘社區的優點與可改進之處等,激發出強烈的社區環境品質提升意識。
國宅社區在基本環境調查時,漸漸對生活周遭的種子產生興趣,開始搜尋社區大小樹木種子,對種子認識愈來愈深入,萌生傳送知識的構想,從種子盆裁發展出一系列環境教育教案,也將種子盆裁提供給家戶綠美化,還完成社區綠色地圖路線規畫。多年來一步一腳印,徹底改造社區環境品質,成為全國知名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