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彭宣雅、李樹人、王彩鸝、林鎮西、李彦民/製作
環保署春節前推出擴大限塑政策,宣布將在2030年全面禁用塑膠吸管,商人腦筋動得很快,市面上出現各種重複使用的不鏽鋼吸管、玻璃吸管,但醫師提醒,若使用不當或不小心,可能增加小朋友受傷風險。
塑膠吸管2030年將全面禁用,不鏽鋼吸管應運而生,但醫師提醒,若使用不當或不小心,可能增加小朋友受傷風險。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4小孩受傷 星巴克回收250萬支
星巴克因接到4起發生在美國及加拿大的兒童意外傷害報告,3個美國孩子、1個加拿大孩子,在使用不鏽鋼材質吸管喝飲料時受傷。為此星巴克在2016年,大規模召回在美國、加拿大、中國大陸地區約250萬支不鏽鋼吸管,並發表聲明指出,不鏽鋼吸管質地堅硬,有受傷風險,警告消費者不要讓孩子使用。
小孩用吸管 家長應全程陪同
外傷醫學會理事長、和平婦幼院區急診醫學科主任簡立建表示,幼童容易碰撞與跌倒,玻璃或不鏽鋼材質吸管,確實有安全顧慮,建議孩童使用這類吸管時,家長應該全程陪同。
台大醫院兒童加護病房主任呂立表示,金屬吸管對於幼兒有一定風險,長時間含在嘴裡,一不小心就可能刺傷口腔,兒科急診經常收治誤吞異物的小朋友,未來換成金屬吸管,風險更大。
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表示,兒童遭筷子、牙刷、熱狗內竹籤、冰棒小木棒等異物插傷口腔的意外時有耳聞,一旦換成金屬或玻璃吸管,相信事故率一定會更高。
醫師:用吸管受傷 這樣處理
北醫急診重症醫學部醫師高偉峰表示,萬一發生意外,被尖刺物穿刺,要謹記「刺進去的不要拔出來(竹籤、筷子、吸管)、掉出來的別送回去(腸子、骨頭、眼睛)」,立刻送醫就對了。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表示,環保署未來限制吸管的做法,如果跟塑膠袋一樣「不得免費提供」、必須付費取得,政府應該課稅讓汙染者付費。他表示,指出不鏽鋼吸管並沒有比較環保,理由是:不鏽鋼及玻璃吸管的製程排碳量比塑膠吸管更大,沒比較環保。
環署:將盡速研發替代材質
謝和霖表示,不鏽鋼或玻璃材質吸管,隨身攜帶和清洗不容易,也有安全疑慮。其實絕大多數飲料不需使用吸管,以口就杯喝就可;飲料若加珍珠、椰果、紅豆等配料,可以使用湯匙。
國外業者曾回收不鏽鋼吸管,環保署卻要在2030年擴大限塑鼓勵使用代品。環保署廢管處長賴盈瑩表示,不鏽鋼吸管市面上已經使用多年,每一種物品都有安全考量,未來會進一步研究在民眾使用加強宣導。賴盈瑩表示,塑膠吸管現在還沒有可分解的材質,未來只能看能否盡速發展出其他替代材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