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劉星君/屏東報導
屏東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林連豐說,諾羅病毒傳染力很強,飛沫也會傳染,髒手摸餐具,下一個摸到者就有可能被傳染;諾羅症狀跟腸胃炎相似,上吐下瀉、腹痛、食欲不振,除非脫水情況嚴重,通常藉由支持性療法可逐漸恢復。
屏東縣衛生局疾管科指出,食入被諾羅病毒汙染的食物或飲水,接觸被病毒汙染的物體表面再碰觸嘴、鼻或眼睛黏膜就會傳染,諾羅病毒只需極少病毒量便可傳播,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也可能感染。
防諾羅病毒5時機洗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防疫期間比起戴口罩更重要的是勤洗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jQzNDYzM25ld3M,/6255e72e2e4a564a_944x708.jpg/qs/r=21995)
瑪家鄉衛生所主任、家醫科醫師江麗香說,防範諾羅病毒最重要的是勤洗手,「洗手5時機」很重要,飯前、便後、抱小孩前、擤鼻涕後與進出醫療院所前後,洗手至少要40到60秒。諾羅容易存在唾液與環境好幾天,要重視個人衛生習慣及環境清潔來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