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 記者雷光涵╱即時報導
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在「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專欄說,明晚(26日)起冷空氣再度逐漸南下;周五晚至下周日清晨氣溫降至最低,強度可能達到大陸冷氣團,北台灣是濕冷的天氣型態,但愈往南受的影響愈小。
吳德榮表示,最新(24日20時)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模式模擬顯示,今上午至明天的白天東北風減弱,北部、東北部及東部仍有局部短暫雨的機率,氣溫短暫略升,北台灣約在18至23度、濕涼微冷;中、南部多雲時晴、日夜溫差大。
中央氣象局說,周五、周六是這波冷空氣影響最明顯的時候。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林伯東攝影![中央氣象局說,周五、周六是這波冷空氣影響最明顯的時候。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林伯東攝影](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jAxODkwMW5ld3M,/5375c2195d7c8a1c_877x1200.jpg/qs/w=600&h=600&r=16888)
![中央氣象局說,周五、周六是這波冷空氣影響最明顯的時候。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林伯東攝影](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jAxODkwMW5ld3M,/5375c2195d7c8a1c_877x1200.jpg/qs/w=600&h=600&r=16888)
他說,周五晚至下周日晨台北市約可觸及14度左右,有符合「大陸冷氣團」定義的機率,北台灣沿海、空曠地區降得更低,約在12、13度。由於台灣大都在高壓邊緣,低層水氣多,迎風面為連續多雨的型態,故感覺將更為濕冷,要注意保暖、也要攜帶雨具;背風面天氣穩定、多雲時晴;氣溫也會下降、但愈往南受影響的程度愈小。
吳德榮指出,最新模式模擬顯示,下周日至下周二南海有熱帶擾動發展,無論是否發展成今年最後一個颱風,其外圍環流輸送南方暖濕空氣,與北方冷空氣在台灣附近輻合產生雲雨帶;除了迎風面有明顯降雨,視熱帶擾動的相對位置,有段時間中南部降雨機率會大幅提高、也有明顯降雨。
他說,北台灣在下周日至下周二降雨機率皆很高,天氣很濕冷。中南部跨年及元旦升旗的天氣,與熱帶擾動的位置有關,還有不確定性。
中央氣象局說,周五、周六是這波冷空氣影響最明顯的時候,下周日、一兩天雖然冷空氣強度稍減,但由於南方雲系北移,台灣附近水氣明顯增多,若溫度與水氣影響的時間有配合,3000公尺以上高山將不排除出現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