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3756

從涵碧樓到虹夕諾雅 渡假型開發回收慢「業者賺什麼?」行家剖析趨勢

#多空 #主編精選 #旅遊 #渡假型開發 #飯店 #日月潭 #涵碧樓 #谷關 #虹夕諾雅
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
 
疫後全球旅遊大解放,根據交通部觀光局最新、觀光市場統計資料顯示,今年3月來台旅客為48萬6171人次,與去年同期成長2326.49%,主要客源前三名,分別來自日本、港澳與韓國。而為佈局國旅市場,2022年底至2023年,台灣也有不少新飯店接力開幕,尤其與自然景觀結合的渡假型酒店,更是不斷推陳出新。
 
世邦魏理仕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所長施甫學指出,台灣休閒渡假村現況可概分為渡假村、渡假型飯店及渡假俱樂部等三種型態,目前經營主要以後兩者為主。而這需求波動性大、具有明顯淡旺季,以國人為主要客源的台渡假村旅遊市場,是1986年國裕開發的墾丁凱撒大飯店,首次推出五星級渡假旅遊型態,奠定了基礎。
 
虹夕諾雅為日本星野集團旗下頂級奢華度假酒店品牌,在台灣選址開設於谷關。圖/翻攝自星野集團虹夕諾雅官網
虹夕諾雅谷關。圖/翻攝自星野集團虹夕諾雅官網
 
施甫學表示,渡假村開發在土地與建物成本投入較多,開發期與回收期相對較長,須借重具有財力的集團資金支持,實際開發數量無法像渡假型飯店可遍地開花。統計台灣目前已開發的渡假村規模,以占地總面積2至10公頃的規模占最大比例。
 
渡假型飯店則多建築在濱海、山林、湖泊等具有風景區位附近,靠著獨特視野景觀的視野或溫泉等機能,補足飯店腹地規模較小的不足,包括礁溪老爺、日月潭涵碧樓、谷關虹夕諾雅,都是此類型知名飯店。
 
渡假俱樂部則源於國外引進的「分時共享制」的觀念,採會員制、提倡全家休閒與親子同樂為訴求的經營方式,也可以稱為鄉村俱樂部。透過會員資格招募的方式,以快速回收初期投入成本,會員繳納會費後可使用旗下的渡假中心、高爾夫球場等設施,甚至與遊艇業者異業結盟合作。
 
台灣渡假村開發方式,現以購地自建為主流,佔比44%。圖/CBRE提供
渡假村開發統計。圖/CBRE提供
 
根據世邦魏理仕估價及諮詢服務部調查,台灣渡假村開發方式,現以購地自建為主流,佔比44%;例如花蓮縣的理想大地、墾丁悠活渡假村、礁溪老爺大酒店等皆為此類;其次為採用BOT/OT/ROT 等方式引用促參法開發飯店的方式,佔比34%,例如宜蘭員山力麗威斯汀渡假酒店、蝴蝶谷溫泉渡假村、力麗馬告生態園區(棲蘭山莊、明池山莊)等,此兩類合計就共佔比78%。
 
現有在台的渡假村國際品牌進駐不多,主要以日系品牌居多。圖/CBRE提供
渡假村開發統計。圖/CBRE提供
 
至於現有在台的渡假村國際品牌進駐不多,主要以日系品牌居多,通常對能結合溫泉的標的評估興趣最高,目前計有大倉集團、加賀屋集團、星野集團、Aman-G.H.M.集團、萬豪集團旗下威斯汀酒店、喜來登酒店,和洲際酒店IHG集團旗下的皇冠假日酒店,進入台灣休閒渡假市場經營。
 
世邦魏理仕估價及諮詢部副董事張維升指出,渡假村不像一般都會型飯店或商務型旅館,於郊區具有這麼大範圍與合適的建築規格,可直接租用的物件稀少,因此多採用購地自建、租地自建的方式量身打造開發,投入金額龐大門檻高,故進入市場者,多半是具備經營旅館經驗的投資者,形成台灣目前渡假村市場,以本土旅館品牌集團直營、連鎖為主的現象。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