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 記者鄧桂芬、陳婕翎/台北報導
為改善醫師勞動條件,受雇醫師預計明年九月納入勞基法,但一直傳出可能會有變數。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表示,已成立工作小組,朝明年九月入法的目標前進,但由於醫療職場特殊,涉及照顧病患,去年提出的住院醫師工時指引,每周八十小時工時及連續最長工時廿八小時,勞動部尚未接受。
石崇良表示,目前勞基法最大限度是每周工時七十二小時及連續最長工時十二小時,上述住院醫師工作指引的規定時數,與之差距頗大,「確實差得有點多」。但石崇良強調,醫療具特殊性,會持續和勞動部溝通協調。若勞動部實在不同意,不排除考量在醫療法內修訂,保障醫師的勞動權益。
醫師何時納入勞基法?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表示,朝明年九月入法的目標前進。(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據了解,立法院要求今年底之前,勞動部應預告「醫師納勞基法」,讓醫院能有半年以上心理準備,以便事前調整醫師人力。不過,許多臨床醫師仍擔心納入勞基法跳票,更凸顯醫院成立工會的重要。
另外,醫院成立工會後,根據勞資爭議處理法規定,由於醫療產業並非「禁止罷工」的領域,部分民眾擔心醫師、護理師等醫護人員會不會罷工?對此,嘉基體系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關係企業工會副理事長巫文安指出,醫護人員在取得合法罷工權前,需先與院方協商,簽訂必要服務條款,讓醫院得以維持必要運作,不會損及患者權益,民眾不需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