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記者蘇秀慧╱綜合報導
營建署昨(8/24)日表示,因應強降雨的氣候成常態,將持續推動都市總合治水計畫,除提升雨水下水道實施率外,也將海綿城市概念引進。加上前瞻基礎建設八年投入240億元,雨水下水道實施率將提升至71.9%。
營建署指出,雨水下水道實施率在2014年時為69.4%,當年起推動六年的「流域綜合治理計畫」,投入近89.7億元辦理全國雨水下水道系統建設,可提升雨水下水道實施率2%。
氣候變遷帶來極端降雨,八二三豪雨重災使嘉南平原泡水,台南市麻豆區傳出嚴重積水。經濟部未來將治水重點投入下水道、市區區域排水,以及縣市河川整治。 記者劉學聖/攝影
營建署強調,加上前瞻基礎建設八年投入240億元,改善全國都市排水,可提升雨水下水道實施率0.5%,因此,至2024年的雨水下水道實施率可達71.9%。
營建署說,這次熱帶性低氣壓帶來持續性強降雨,多場時雨量超過100毫米以上,確實超過設計保護標準,排水設施無法負荷,造成中南部淹水災情。
因應強降雨的氣候成常態,營建署表示,將持續推動都市總合治水計畫,除提升雨水下水道實施率外,也將海綿城市概念引進,配合法令修訂,期能建立一個不怕淹水的韌性城市。
有關改善都市排水,營建署指出,主要推動三大策略,提升雨水下水道實施率,擴大保護面積;持續辦理「都市總合治水」;提供都市水情預警資料,強化地方防災能量。
至於改善雨水下水道,營建署說,自2014年起推動六年的「流域綜合治理計畫」,投入近89.7億元辦理全國雨水下水道系統建設,預訂增加雨水調節池滯洪量約25萬噸、增加雨水下水道幹線136公里及都市排水站,可提升雨水下水道實施率2%,及都市計畫區保護面積98平方公里。
營建署說,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八年投入240億元辦理全國都市排水改善,將增加雨水調節池滯洪量約50萬噸,及增加雨水下水道幹線100公里,提升雨水下水道實施率0.5%。
此外,營建署說,除了採取工程設施減災外,非工程手段也加強都市水情預警系統,建立全台都市計畫區新一代「都市溢淹示警系統」,以全國雨水下水道規劃強度,連結中央氣象局的降水預報產品,建立短延時溢淹預警機制,提供全台灣322個鄉鎮市區的都市淹水即時警戒資訊,以作為都市防災決策參考依據,以強化防災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