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記者周麗蘭/雲林報導
最近雲林縣口湖鄉垃圾堆積如山,再暴露雲林縣垃圾問題難解,縣環保局長鄭育麟表示,全縣陳年垃圾有8萬公噸,將全部打包,4萬公噸已打包完畢,剩餘4萬公噸下半年開始打包,7月也會啟動「精進型」的機械處理設施(MT)。

分篩做RDF 循環利用
想找房❓降價/新上架主動通知你,快設定看房條件>🎍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新春精選低總價房800萬起🍊趁這一波快進場!
🏠成大第一排,千坪綠意宅,22-34坪搶先看>>
環保局統計,雲林縣每天新產生垃圾、可回收資源、廚餘共650公噸,資源回收率50%約300公噸、廚餘回收40公噸,其餘310公噸是須掩埋或焚化垃圾。
雲林縣自2014年爆發垃圾危機以來累積8萬1000公噸陳年垃圾,縣府已打包4萬公噸,其餘下半年度再打包,以降低環境衝擊。(周麗蘭攝)

鄭育麟指出,310公噸垃圾中有100公噸進掩埋場,110公噸委外焚化,無法處理的垃圾每天累積100公噸,6年來累積至少8.1萬公噸。
他表示,每日都在協調外縣市幫雲林燒垃圾,最近可再增加20公噸,7月也將引進精進行的機械式垃圾處理設施,1天預計處理150公噸,把家戶垃圾分篩做成RDF(廢棄物衍生燃料),循環再利用。
自主處理 迫在眉睫
縣長張麗善表示,2014年之後因禽流感、颱風、各縣市焚化廠計畫性歲修等因素,加上事業廢棄物排擠家戶垃圾的焚化量,雲林縣垃圾焚化量漸漸被代燒的縣市政府調降,自2014年底爆發垃圾危機迄今,難以解決。
鄭育麟日前在縣議會答詢如何處理雲林縣垃圾時表示,「在最短時間內找尋雲林縣的垃圾自主能力」迫在眉睫,有些方案程序冗長,有些有民意問題,「不是誰講了就按照誰的處理方式」,目前已發包評估案,透過專業程序讓民眾了解。